【七夕節】也被稱為乞巧節始于漢朝(公元前202—220年)傳說牛郎與織女在每年這一天的夜晚,會在鵲橋相會。牛郎憨厚踏實,織女聰明賢淑、心靈手巧,而牛郎與織女可歌可泣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向往。凡間女子會在這一天向聰慧手巧的織女乞求智慧巧藝和美滿的姻緣。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我國情人節。
元宵節、上巳節與七夕節三個節日均可稱為“情人節”只是因歷史和發展等原因,很多習俗無法延續,失去了節日原有的味道。
【瓦倫丁節】就是我們常說2月14日情人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為了使男人可以無牽無掛的走上爭戰場,宣布廢除婚姻。圣教徒瓦侖丁神父違抗旨意,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被抓入獄死于公元270年2月14日。從公元14世紀開始,西方**為紀念捍衛年輕人婚戀權利的羅馬圣教徒瓦倫丁而流行起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