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為什么是鬼月?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農歷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據說每年農歷七月初一,便會打開鬼門,放出冤魂厲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所以在道教的渲染之下,農歷七月漸漸的就變成了“鬼月”。
民間在七月鬼月的首座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進行拜祭。鬼月的禁忌也很多,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不拍別人肩膀、不吹口哨、小孩老人體弱者夜晚不外出等等。
農歷七月別稱叫什么?
農歷七月有許多美麗的別稱,如:初秋、素秋、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蘭月、申月、巧月、瓜月、涼月、相月、文月、七夕月、文披月、大慶月、三陰月、夷則、初商、孟商、瓜時。
農歷七月,農歷一年第七個月份,在我國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古人也稱之為孟秋,蘭月,建申之月(猴月)。 民間俗稱鬼月,傳說這個月鬼門打開,到七月二十九的時候又重新關上。
農歷七月在古代是一個很美好的月份,它代表著希望與開始。七月七日的乞巧節,就是青年男女相親、相識、有緣在一起的節日。農歷七月也是秋天的開始,預示著收獲,與更新。另外七月十五中元節,古代中元節就是“孝老節”,這個月份客居在外的人,都要以祭奠先人的方式,來寄托自己的思鄉念祖之情。一年十二個月,正月為十二月之首。農歷七月正好是下半年的開始,農歷七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含義差不多,都是為了團聚,釋放懷念。
俗話說“命好不如運好”,人的天命已定,惟一能好好把握的便是自己的“運”,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快使用我要測字【精品測算】功能,詳細了解自己的2019年運勢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