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暑進入三伏天了嗎?
什么是三伏天: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三個庚日后數到第四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首座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6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首座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2019年小暑時間為7月7日,2019年三伏天開始時間為7月12日。
因此可以看出,2019年小暑節氣還未進入三伏天哦!
小暑天氣有什么特點?
小暑天氣特點:南方雷暴、華南高溫伏旱小暑前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小暑天氣特點:淮河、秦嶺一線降水增加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
小暑天氣特點:長江中下游雷雨頻頻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 ℃的集中時段。
2019年三伏天初伏具體時間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第1天2019年7月12日
第2天2019年7月13日
第3天2019年7月14日
第4天2019年7月15日
第5天2019年7月16日
第6天2019年7月17日
第7天2019年7月18日
第8天2019年7月19日
第9天2019年7月20日
第10天2019年7月21日
八字暗自安排好屬于你的桃花運信息,為了不再為愛情兜兜轉轉、顛沛流離,快快點擊下方的《精品測算》提前預測,祝您早日脫單,找到那個對的TA!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