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詮》是清乾隆進士沈孝瞻著,該書以月令用神為經(jīng),以諸神為緯,特別是對用神成敗,用神與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等的解析,見解獨到。本篇是第二章論陰陽生克。
四時之運,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復(fù)生木,即相生之序,循環(huán)迭運,而時行不匱。
然而有生又必有克,生而不克,則四時亦不成矣。克者,所以節(jié)而止之,使之收斂,以為發(fā)泄之機,故曰“天地節(jié)而四時成”。
即以木論,木盛于夏,殺于秋。
殺者,使發(fā)泄于外者藏收于內(nèi),是殺正所以為生,大易以收斂為性情之實,以兌為萬物所說,至哉言乎!
譬如人之養(yǎng)生,固以飲食為生,然使時時飲食,而不使稍饑以待將來,人壽其能久乎?
是以四時之運,生與克同用,克與生同功。
然以五行而統(tǒng)論之,則水木相生,金木相克。
以五行之陰陽而分配之,則生克之中,又有異同。
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克木,而局有官煞也。
印綬之中,偏正相似,生克之殊,可置勿論;而相克之內(nèi),一官一煞,善惡判然,其理不可不細詳也。
即以甲乙庚辛言之。
甲者,陽木也,木之生氣也;乙者,陰木也,木之形質(zhì)也。
庚者,陽金也,秋天肅殺之氣也;辛者,陰金也,人間五金之質(zhì)也。
木之生氣,寄于木而行于天,故逢秋天為官,而乙則反是,庚官而辛殺也。
又以丙丁庚辛言之。
丙者,陽火也,融和之氣也;丁者,陰火也,薪傳之火也。
秋天肅殺之氣,逢陽和而克去,而人間之金,不畏陽和,此庚以丙為殺,而辛以丙為官也。
人間金鐵之質(zhì),逢薪傳之火而立化,而肅殺之氣,不畏薪傳之火。
此所以辛以丁為殺,而庚以丁為官也。
即此以推,而余者以相克可知矣。
本篇我要測字八字我要測字網(wǎng)給大家介紹了《子平真詮》的第二章,即:論陰陽生克!想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查閱下面的專題標(biāo)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biāo)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