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網(wǎng)
放生祈福
初八這一天,在春節(jié)來講主要是“放生”活動,就是把家里養(yǎng)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年初八,數(shù)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年初八,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wǎng)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xiàn)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fā)達的美好愿望。
順星節(jié)
農(nóng)歷正月初八是“順星節(jié)”。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祭拜順星的習(xí)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平平安安、順順當(dāng)當(dāng)。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順星又叫“祭星”“本命星”。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而每年正月初八為諸星君聚會之期,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們到白云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里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王來華說,祭星時,家中不論尊卑長幼,全體參加。尤其是本命年生肖的人,在當(dāng)天晚上不得外出,必須守?zé)簦敝翢粝ǎ侥芟麨?zāi)解難。祭祀時,由長輩主持,燃燭上香,全家按尊卑長幼次序三叩首,肅立十分鐘左右,待香燭將盡,再依次三叩首。祭星時,還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點燃一盞“金燈(黃燈花)”,謂之“散燈花兒”,有辟除不祥之意。儀式結(jié)束后,全家要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在民間,大年初八這一天有著很多的習(xí)俗,比如放生祈福等等,小編整理了“大年初八有什么習(xí)俗”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大年初八的習(xí)俗有哪些
1、大年初八習(xí)俗有谷日
民間傳說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谷日”的習(xí)俗是對寫有谷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這種習(xí)俗蘊涵著重視農(nóng)業(yè)、珍惜糧食的思想。
2、大年初八習(xí)俗有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里養(yǎng)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鳥是吃谷的,會搶奪人的收成,所以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鳥和魚),表達好生之德,同時也賄賂一下鳥類,讓它們嘴下留情。選擇放生,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初八是順星之日,可以讓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3、大年初八習(xí)俗有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并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jié)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大年初八的禁忌是什么呢
正月忌觀紅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結(jié)婚的,古代有‘抬頭紅’一說,即男女正月結(jié)婚,乃月太歲壓頭,不利兒孫,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結(jié)婚。
正月忌理發(fā)
古語說:正月理發(fā)死舅舅,其實不然,查滿清朝《禮書》書中記載說,正月理發(fā)原意為‘思舊’后傳言之,傳成了‘死舅’。
忌打碎器物
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shù)天,即可化解災(zāi)難。也可用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后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
米缸不能空著
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這叫做“聚財”。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裝滿之后,鄉(xiāng)下還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biāo)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