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是人們敬神禮拜的方式和禮儀,也是人與菩薩溝通的渠道。所謂香者信香,即說通信之香。
通常進(jìn)香用三支,三柱清香一齊插於香爐中,為一氣化三清之意。順序是:先插一根在中間,再插一根在青龍方(神像左邊),最后一根插於白虎方(亦神像右邊)燒香,代表著敬三清、敬天、地、圣賢人之意。
進(jìn)香的時候必須插正,若東歪西斜,或是把香腳完全插入爐中,造成「發(fā)爐」現(xiàn)象,或把香直接扔到香爐內(nèi),或用嘴吹的等等方式都屬不敬之舉。
燒香其實由來已久,早在我國古代母系氏族公社時對天地萬物自然的崇拜就已經(jīng)存在了,那么為什么燒香?
一、供養(yǎng)天地諸神
通過供養(yǎng)諸神,也講述這另外一個道理,讓人民學(xué)會供養(yǎng)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
二、以香傳信,求神賜福
“香”是人與神之間的通訊物,我們通過燒香,香煙裊裊能把我們的祈愿信息傳達(dá)給神明,從而祈求神明保佑。因此道經(jīng)中說“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來。”
三、心假香傳,寸誠感神
向菩薩上香時,要用左手插香(左手為善,為大,表示對菩薩尊敬)。三柱香插在香爐中的總寬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寸,這叫“寸誠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誠意,有云說:“寸心可達(dá)九重天”,這是指真心誠意,能夠感動九天之上的神明。
四、修持“三香”,蕩除“三業(yè)”
因為“香”的本質(zhì)是香而不臭。我們向神明敬香,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本質(zhì),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惡念;“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純樸善良,不做惡事,不做虧心事;“口香”是指積累口德燒香,不出口傷人,不口出狂言,口出臟話等。“心香”是心善而不惡,故無“心業(yè)”;“身香”是指是身正而不邪,故無“身業(yè)”;“口香”是口凈而不臟,故無“口業(yè)”。這就是修持“三香”,蕩除“三業(yè)”的含義。
五、消滅細(xì)菌,凈化空氣
有的香點(diǎn)燃以后,香煙彌漫于空氣中,能消滅空氣中的細(xì)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保護(hù)身體健康。比如沉香就有這樣的效果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biāo)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