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三刻就是指幾點鐘
子時一刻一般認作子時初一刻,即夜里十一點十五上下逐漸,夜里十二點稱之為子正,歸屬于子時中二刻,子時指23時許1時。子時夜深,別名夜半、中夜:十二時辰的首座個時間。(23:00-1:00)。我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為代表,以23時起至夜1時為子時。古時候分一晝夜為百刻,子時一刻一般認作子時初一刻,即夜里十一點十五上下,子時三刻相當于如今的十一點四十五分上下。
十二時辰里的子時有幾刻
十二時辰里的子時有8刻。古時候一晝夜劃為十二個時辰,又劃歸九十六刻,一刻約15分鐘。在古代我國,大家用“銅壺滴漏”的方式記時,把一晝夜分成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匹配于下面的二十四小時。深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長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他的依此類推。
古時候的一個時辰等同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因此,當時鐘剛傳到國內時,就有些人把一個時辰稱為“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工稱為“鐘頭”。之后,伴隨著時鐘的普及化,“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鐘頭”卻沿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