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的人對于結婚是非常的看重的,對于結婚的一些事項是非常的麻煩的,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我們去注意的,尤其是對于日子的挑選,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寡年結婚有什么不吉利,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
1、寡年結婚有什么不吉利
2、為什么說寡婦年不宜結婚呢
3、“寡婦年”的來由
寡年結婚有什么不吉利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的開頭,自然就首當其沖,這也就造成了“寡婦年”的存在。而民間之所以流傳著“寡婦年”不適合結婚,是因為古時對陰陽之說非常相信,認為“春乃陽之始,無春便無陽”,而“陰盛陽衰”自然是非常不吉利的,所以才有“寡婦年”之稱。不過對于這種說法沒必要當真。
為什么說寡婦年不宜結婚呢
不是說寡婦年不宜結婚,而是因為人們對無春年的這個稱號感到恐懼!因為立春節氣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春代表著生機和希望,是一個吉利的象征。而且男女愛情其實跟春一詞也不無關系。婚戀是傳宗接代,添人加口的象征,自然要圖個吉利,所以才會有“寡婦年”不能結婚一說流傳下來。
其實這個“寡婦年”能不能結婚,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對這個說法在不在意,結婚是件鄭重而幸福的事情,時機到了就不要在意太多!婚姻幸不幸福跟這個年份也沒有多大關系!對不對!
“寡婦年”的來由
農歷乙酉無“立春”,南方稱為“盲年”,北方則叫“寡婦年”,這個名稱怎么來的?古人崇信陰陽。一年之中,根據測景之術,分出了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和最短的“冬至”兩個日子。以為“夏至”是陽氣最盛之時,而“冬至”是陰氣最盛之時。一年自冬至起,“一陽更始”,陽氣慢慢回升,到“夏至”達極盛,而后陰氣又慢慢滋長,到“冬至”達到頂點,一年年周而復始。陰升為順,陰滋為逆。民間術數至今還根據這個道理來操作。
陰陽,不僅是“氣”,而且是神,是造物主,是人類祖先。《淮南子.精神訓》說天地未辟,混沌一片時,“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期所止息;于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
在古人的觀念中,陽是天,是男;陰是地,是女。一年四季都與陰陽相配,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于人分別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天地萬物的化育,與男女***類同。春天陰陽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諧,正是生育季節。《尚書》中有“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闕民析,鳥獸孽尾。”這些文字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觀察到了自然界的***規律,把它作為典章記載下來,傳給后人。春,代表著、生育。“春生、夏養、秋收、冬藏”的觀念,歷史悠久。無“立春”之年被稱為“寡婦年”,與古人的上述認識有關。
“立春”,是春天的啟始。在這個重要的日子里,古人要做兩件事:一是送走寒冬,做成土牛,加以。土為陰,牛為丑,十二月是丑月,陰氣最重,土牛,像征著驅趕陰寒離去。二是迎接春陽,而春陽是一個男孩。《后漢書.祭祀志》記縣邑地方的迎氣儀式:“立春之日,皆青幡幘,迎春于東郭外。令一男童冒青巾,衣青衣,先在東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則迎者拜之而還,弗祭。”男孩出現象征著東方、少陽,代表著春天來臨。
一年之中無“立春”,即無陽氣來臨。無陽為孤陰,不生。于人,無陽,即無男相配,自然就是寡婦。所謂“寡婦年”,來由在此。 我們已經知道某年中無“立春”并非天道,而是歷法人為的安排,把它放到上年去了。“寡婦年”的說法純屬附會,有何可畏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