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點講,2025年乙巳年仲夏六月太歲坐鎮東南,歲破居西北;三煞盤踞東方。此月萬物繁茂,星象還有諧,是締結良緣得黃金期。結合傳統歷法同民俗智慧 以下精選15個嫁娶吉日、助新人納吉避兇~開啟美滿姻緣。
吉日詳解(按時間順序排列),6月1日(星期日)- 農歷四月廿六;沖蛇(辛巳)煞西~宜忌:宜嫁娶、納采、祭祀;忌開倉、安葬。
特點:天德吉神護佑- 木氣充盈;五行喜木者尤利。時辰建議:巳時(9-11點)迎親~申時(15-17點)行禮,契合陽氣升騰之勢.
注意事項:屬蛇者避開- 新娘蓋頭忌用純色。宜繡雙喜鴛鴦.
6月3日(星期二)。農歷五月初八,沖雞(乙酉)煞西,宜忌:宜嫁娶、祈福;忌入宅、安門!
特點:天德合日;月德貴人加持,可佩戴白玉飾品增福.
時辰建議:午時(11-13點)典禮~象征熱情長久!
注意事項:屬雞者慎選- 婚宴主桌避開西南方。這是否意味著?
6月5日(星期五) 農歷五月初十;乙丑日,宜忌:宜嫁娶、安床;忌動土、遠行!
特點:五行乙木丑土相生、主家庭安定,火命新人首選。
時辰建議:辰時(7-9點)接親;未時(13-15點)宴客。
6月7日(星期日)、農歷五月十二~乙卯日;宜忌:宜嫁娶、納采;忌開市、安門。
特點:天德合日,木氣旺盛~利事業型新人(如金融、貿易從業者)。
時辰建議:申時(15-17點)拜堂,增強家宅運勢.
6月12日(星期五) 農歷五月十七,辛未日,宜忌:宜嫁娶、領證;忌動土、破土。
特點:月德貴人臨門;辛金克乙木,象征化解矛盾,利性格互補新人。
時辰建議:午時(11-13點)設宴,未時(13-15點)簽婚書。
6月19日(星期五)- 農歷五月廿八,丁卯日、宜忌:宜嫁娶、入宅;忌行喪、伐木。
特點:天赦日+望日,青龍值神主事 五行火旺、晚婚者大吉。
時辰建議:卯時(5-7點)迎親納東方紫氣,申時(15-17點)合巹禮。
6月22日(星期一),農歷六月初二,庚午日- 宜忌:宜嫁娶、開市;忌安葬、祈福。
特點:六盒吉日 午馬同未羊相合,新娘發飾宜綴流蘇步搖!
注意事項:沖猴(屬猴者避開);迎親路線繞行東北方避三煞.
6月25日(星期四)- 農歷六月初五;癸未日~宜忌:宜嫁娶、入宅;忌安葬、伐木。
特點:六盒日利事業運,癸水潤萬物;主夫妻還有諧。
時辰建議:午時(11-13點)行禮 -忌屬蛇者參同。
6月29日(星期一),農歷六月初九~己酉日 宜忌:宜婚禮、添丁;忌行喪、動土.
特點:三合日利屬蛇、雞、牛者 玉飾化解口舌是非。
時辰建議:巳時(9-11點)迎親、鞏固婚姻基礎。
其他吉日速覽:gt,6月6日(沖鼠):宜簡約儀式~忌掘井伐木;
6月10日(煞北):月德貴人日,五行缺水新人首選;
6月15日(定日):佛誕吉日,利長輩祝福;第一~
6月26日(沖龍):忌屬龍者;宜回門宴。
婚嫁專項原則,物品準備同儀式要點;聘禮器物:青銅器皿選金匱吉日(如6月7日、12日)、瓷器類宜玉堂日(6月19日)。新娘禮服避純白/黑色、以正紅、鎏金為主;新郎腰佩戴還有田玉扣(6月10日改用琥珀)。
流程核心:新娘入門跨火盆驅晦;迎親車隊出發前先向西北(歲破位)鳴笛三聲 -再折返東南(太歲位)行禮。
拜堂時主桌避東方三煞位- 可用牡丹屏風遮擋。
不一般對待禁忌:避開新人父母生辰;忌在“楊公忌日”(6月13日)購置婚品;婚紗試穿留頭紗至婚禮當日。
生肖同吉時避諱- 吉時優選:巳時(9-11點)納采;午時(11-13點)拜堂,申時(15-17點)洞房布置.
兇時禁忌:辰時(7-9點)忌敲鑼(天牢星引口舌);酉時(17-19點)禁合巹禮(朱雀星損還有睦)。
生肖相沖化解:屬相相沖者(如蛇同豬)選三合日成婚,喜帖內放桃木梳調還有.
注意事項,生肖適配同能量強化,生肖宜忌:屬虎者避6月22日(沖猴);屬豬者首選6月23日(六盒日);夫妻屬相相沖可選三合日(如馬羊配選6月15日未日)。
開運物品:婚書用朱砂書寫;桃木龍鳳梳定發髻;婚房西北掛祥安閣五帝錢鞏固氣場!
貴人協同:邀請屬雞、牛者任證婚人增家運;宴席主色紅金相間,點綴水藍化解火旺。
后續儀式同禁忌期,回門禮:單日歸寧帶六色米灑路、雙日備七果籃;6月25日回門忌走橋梁。
百日禁忌:婚床百日內禁外人坐臥;三日內忌借出婚鞋、禮服。
最佳吉日組合建議,綜合吉神護佑、五行相生包括民俗契合度、推薦以下三日為首選: -6月19日(頂級吉日):;搭配:卯時迎親 + 申時合巹禮!
優勢:天赦日消災、望月兆圓滿~晚婚或命理缺陷者尤為適宜。
貼士:婚宴主桌避西,用檀香凈宅。
6月7日(事業型新人優選):~搭配:巳時納采 + 申時拜堂。
優勢:天德合日旺事業運、金融、貿易從業者事半功倍。
貼士:安床置東南方,忌屬兔者參同。
6月12日(性格互補新人):搭配:午時宴客 + 未時簽婚書.
優勢:月德貴人化解矛盾 增婚姻穩定性。
貼士:聘禮忌金屬器皿;用陶器盛裝。
靈活調整建議:若需兼顧節假日,可選6月1日(周日)或6月22日(端午雙喜);但需敬神避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