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們古代的一種計時方法,指導人們春種秋收,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分,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一般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左右,這時候太陽直射赤道。關于春分都有哪些說法呢?大家可以跟著老師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
關于春分的介紹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的說法,古代還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的說法。因此春分一般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晝夜時間相等,白天和黑夜都有12個小時;一種是將春天九十天一分為二,春分這個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春分如何養生
春分時節平分了晝夜,人們在養生保健的時候,要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傳統的飲食養生和中醫治療可以概括為補虛、瀉實兩個方面,不管是哪一種,都要注意保持陰陽平衡,以平為原則,進行科學的健康飲食,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非感染性疾病。
這個時節的飲食調養,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在烹飪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食物的陰陽平衡,寒溫要協調,以防食物損傷脾胃。在思想和精神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每天最好進行適當的鍛煉,定時定量的用餐,這樣養生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這個時節也是人體血液旺盛的濕氣,身體激素也在比較高峰的時期,很容易發生常見的非感染性的疾病,比如痔瘡及過敏性疾病、高血壓、月經失調等等。這個時期是木旺的時期,金土的力量比較薄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方面老毛病發作的概率也會比較大,一定要注意保養。
春分時節前后,皮膚血管舒張,體表血液供應增加,進入大腦的血液就會比較少,所以就會很容易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也就是我們說的春困。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能靠睡眠解決,需要適當的體育鍛煉,加快大腦的運行速度,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春困。平時有機會的時候,可以在綠化好的地方多做一些深呼吸給大腦提供充足的洋氣,這樣可以使人心情舒暢。
關于春分就給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對大家了解春分能夠有所幫助,能夠讓大家對春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