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生收到他人的伴娘邀請都是非常欣慰的吧,說明自己被對方親近和信賴。在給別人的婚禮當伴娘的時候,看著新婚夫妻許下一生的諾言,作為伴娘的你一定既開心又羨慕。不過還有一種說法,當伴娘的次數不能太多,否則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婚姻。這種說法讓不少人感到吃驚,背后有什么原因呢?當伴娘的限制次數又是多少次呢?下面就跟老師來一起看看吧。
伴娘的角色,應該是閨蜜團互相爭搶的了,因為可以在新人的婚禮上最直接的感受到那份濃濃的幸福和甜蜜。可是許多實際當過伴娘的女性的體驗是:有一部分新人在婚禮那天的氣氛總有若干古怪之處。實際上在結婚這天,對于周圍的能量場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所以越是在大喜的日子,新人之間多少可能會出現一些口角和爭端。而且因為伴娘和新娘接觸更密切,可能會從新娘的口中聽到,由于剛剛結婚而出現的磨合的事端。所以從現實的角度看,當伴娘次數不宜太多。否則摘掉那一重神秘感,會對以后的婚姻不那么期待了。
傳統文化里有一句俗話“事不過三”。人們認為當伴娘也是如此,不要超過三次為好。傳統的觀念認為,婚禮當天,所有的親朋來賓,都是懷揣著祝福,將自己的好運傳輸給新郎新娘的。如果一個女性擔任伴娘的次數太多,表明她已經多次把自己的姻緣好運傳遞給新人。雖然助人為樂是一件好事,可是過度的分享自己的幸福和運氣,當自己的那份姻緣來敲門的時候,就很難以把握的住了。因此老人家們常說,當伴娘的次數不要超過三次,否則就有可能變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這個說法雖然有夸張,但是也在提醒著未婚少女們,祝愿朋友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自己的幸福。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當伴娘可以說是比較辛苦的工作了。一天之內要負責許多瑣碎的麻煩事,要襯托出新娘的光彩亮麗,自己又要忙前忙后。如果擔任伴娘的次數過多,可能會逐漸總結出規律: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因為男性相對而言比較粗線條,對太多細節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這就需要伴娘多多操勞了,因為很少有伴郎可以做到細致入微。這種場合見得多了,可能會對異性產生失望的感覺,對自己的婚姻也不那么期待了。
上述的那些傳統說法,已經不會束縛到現在的年輕人了。婚姻是否幸福要靠小兩口自己的努力,跟女方在婚前擔任多少次伴娘,其實并沒有直接的關系。而且如今租賃伴娘的業務也到處都是,以這項工作為職業的話,一輩子可能擔任過成百次的伴娘,但是自己在婚姻中也同樣是和和美美的。因此只要自己心甘情愿,新人也誠意的邀請,就欣然前往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