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結合農歷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因農事需根據太陽運行情況進行,所以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時間至關重要。2017年小雪是幾月幾號?現在就跟我要測字網老師一起了解一下吧。
2017年小雪時間
公歷:2017年11月22日,11:04:34
陰歷:農歷丁酉年(十月初五),星期三
干支:丁酉年 辛亥月 癸丑日
2017年小雪黃歷
宜:訂婚 齋醮 求嗣 豎柱 上梁 納畜 解除 開倉 牧養 裁衣 經絡 納采
忌:搬家 入宅 安香 栽種 安床 結婚 歸寧 出行 開工 求財 裝修 破土 行喪 安葬 祭祀 祈福 動土 筑堤 放水 赴任 置產 乘船 蓋屋 納財 嫁娶 修造 開張 開業 開市 移徙
小雪日期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2.36,20世紀=23.08。
舉例說明:2088年小雪日期=[88×0.2422+22.36]-[88/4]=43-22=21,11月21日小雪。
例外:1978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小雪的由來
節氣中的“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
小雪的氣候特征
小雪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開始進入冬季管理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黃河以北地區已到了“北風吹,雪花飄”的孟冬,此時我國北方地區會出現初雪,雖雪量有限,但還是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
隨著冬季的到來,氣候漸冷,不僅地面上的露珠變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變成了雪花,下雪后,使大地披上潔白的索裝。但由于這時的天氣還不算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狀態,或落到地面后立即融化了,氣象學上稱之為“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叫做“雨夾雪”;還有時降如同米粒一樣大小的白色冰粒,稱為“米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小雪節氣,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為北面有秦嶺、大巴山屏障,阻擋冷空氣入侵,剎減了寒潮的嚴威,致使華南“冬暖”顯著。全年降雪日數多在5天以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機會極少,即使隆冬時節,也難得觀賞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迷人景色。由于華南冬季近地面層氣溫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積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爾雖見天空“紛紛揚揚”,卻不見地上“碎瓊亂玉”。
小雪的習俗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人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
腌臘肉: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