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結合農歷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因農事需根據太陽運行情況進行,所以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時間至關重要。2017年立冬是幾月幾號?現在就跟我要測字網老師一起了解一下吧。
2017年立冬時間
公歷:2017年11月7日,13:37:45
陰歷:農歷(九月十九),星期二
干支:丁酉年 庚戌月 戊戌日
2017年立冬黃歷
宜:【日值紅紗 大事勿用】祭祀 齋醮 祈福 赴任 開工 立券 求財 塞穴 納財 開張 開業 開市
忌:【日值紅紗 大事勿用】分居 安床 破土 行喪 安葬 裝修 動土 置產 筑堤 放水 訂婚 結婚 入宅 出行 搬家 豎柱 蓋屋 嫁娶 納采 修造 移徙
立冬日期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7.438,20世紀=8.218。
舉例說明:2088年立冬日期=[88×0.2422+7.438]-[88/4]=28-22=6,11月6日是立冬。
例外:2089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立冬的由來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
立冬節氣特點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我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贿@是說秋季作物收曬完畢,收藏入庫,一些動物也準備冬眠了。立冬前后,由于地表經過一夏的暴曬,尚有一定的熱量儲存,所以天氣并不太冷,如果晴天,還會出現『小陽春』,這種不冷不熱的氣候不僅十分宜人,且對冬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當然,立冬過后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會不期而至,形成大風、降溫或雨雪。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立冬』也是一個提醒人們關注氣候和生活變化的一個信號。
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對江淮地區降水天氣影響很大。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范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溫。
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我國北方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我國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我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我國南部則是種麥的最為適當時期。另外,立冬后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含水較少,我國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
立冬的習俗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吃餃子: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 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泳: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冬學 :冬天夜里最長,而且又是農閑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