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風水喬遷改葬注意事項
一、若認為祖墓不佳,欲改葬者,須注意有三不可亂改:
1、開墳見龜蛇,此乃生氣聚,則不可更改。
2、土中有暖氣或乳氣或霧氣,此為生氣,則不可改。
3、紫滕交合,墓不可改。
二、有五種情況,必須遷葬:
1、墳無故自陷。
2、墳上草木枯死。
3、yinluan風聲、六畜死絕。
4、男女忤逆顛狂熱盜。
5、刑傷人口,婦人不孕、家財耗散,官事不休。
宜將墳墓改遷它處。
三、用尸骨遷墳選地,吉兇減半。(不帶血土)
四、葬墳時三尺為限,葬深出圣,葬淺出富。
五、不要在人家的墳前安葬,如果這樣叫調人家風水會傷人口的,認為地師無眼睛,亂用地,先葬人家憂,后葬人家優,出瞎子,亦傷地師。
六、葬墳時,棺材下面見棺材,堅決不葬。
七、遷墳選吉時就可以了。
八、墓坑挖好后,用多層黃紙鋪到井下平面上,用七星錢(硬幣)壓黃紙上,然后用松香沫撒到黃紙上面點燃,俗稱暖炕,以盡后輩之孝心,換取先輩辛勤撫養之恩,又為暖井以便吉氣來的快,旨在后人速發福。
九、葬墳不能用鋼筋水泥搞,水泥鋼筋不生氣,又叫硬對頭,故忌之。
十、葬墳巽、坤兩卦要平沙,巽卦是青龍,坤卦是白虎,亥上要平砂,如果巽震兩卦都有水,可在乙辰交界處搞煙囪來補救。
十一、葬墳時首座鍬應在東北方,或在西北方為宜。
遷墳注意事項
首座、撿骨二次入殮完畢后,必須要將原有墓穴瑩坑,扔與蘿卜一個,銅錢9枚,填充鋪平。破舊棺槨及壽衣等,在填平墓坑后,一共焚化干凈即可,不可帶去新陰宅。
第四、起穴后先祖的尸骨一定要安放整齊,把尸骨的各個關節原位安放,如有遺失的指節要仔細翻土查找,以免對后代子孫帶來肢體上的傷害。遺骸的手腳骨和膝蓋骨一定要按正常生理結構擺放,不得前后左右調轉。不然則如同先人手腳被捆、屈膝下跪,后人必定霉運,不出興旺發家之人。
第二、遷墳的過程在時辰上以不過“午”時最利,以免“午”時的陽氣灼傷尸骨。如先祖人數過多,可以在“午”時停止“起”尸骨,同時用黑布蒙穴、蓋骨。過“午”時后再起遷尸骨。
第三、“起”墳時(動土)要擺案上香,祭祖燒錢,禱告先祖所遷原因、地址,祈求先祖對后人的祝福護佑之詞等。
第五、下葬排列要有主次之分別:即東為上位,西為下位;東北為上位,西南為下位;北為上位,南為下位;西北為上位,東南為下位;(按后天八卦陽性位為上位記)。如一夫兩妻下葬應夫在上位,先妻次位,后妻又次位;
第六、挖墳的頭三鍬土,必須由先人的兒子或孫子親自動手。如無兒孫,則需“全福人”代替。
第七、在先人遺骨即將出土時,必須由先人女兒或孫女撐起黑傘或蘆席1領,遮擋陽光,不可讓陽光爆嗮先人遺骨,以免先人魂飛魄散,不得輪回。
第八、由長子手持靈頭幡,摔喪盆,攜男眷走在靈前,女眷則坐車跟在靈后,棺上罩以“棺罩”。由八、十六、二十四、三十六人將靈柩抬至墓地,葬入事先由陰陽先生擇時辰挖好的墓穴中,用土掩埋出墳頭,將長子所持靈頭幡插在墳頭上,并將紙糊的金銀庫在墳地焚燒,供死者在陰間“受用”。
第九、凡是下葬不滿一年的新墳是不可以遷葬的。如果一年之內遷葬,則會造成家里有人死亡的現象發生。
遷墳是有講究和忌諱
如要安放在殯儀館,則只須跟據先人出生年月來擇日安放就可以了。如要土葬,還要加上墳山的坐向來做依據去擇日安葬——這是重要的一面。
還有你們在遷骨灰前須先祭奠一翻,安放(葬)好后又須祭奠一翻。
既然你要葬在在墓地,那么你選好地。
擇日要有兩個條件:
一、墳山的坐向。
二、死者的出生年月(主要是出生年,月只作為參考,俗稱“仙命”)。
只有知道這兩條才能避免擇出來的日子與墳山及仙命相沖撞而出兇禍,并且把坐山和仙命的貴人及福祿調出來(從選擇出的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里表現出來),以使死者享安寧,生者獲富貴。
但如果實在不知到死者的出生年,則按“蒙攏大吉”下葬。而墳山的坐向是一定要的,否則就不須要擇日了!
然而,埋葬先人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決不能草率!為了你全家人的平安,建議你在當地找一位有點名氣的風水師主理。
三、是要選黃道吉日,有的要擇到哪日哪時辰幾時幾分。
四、是選風水寶地,要看先人的仙命是否適合這塊寶地。
五、是前兩項定下后就要根據大仙的安排開挖墓穴,挖墓穴還要一番講究的,那時大仙要開羅盤取方位(這點很重要,是要關系到你先人葬下后保你及你先人后代子孫福與禍之一條),墓穴開挖的深淺等都有所講究,價時要一切聽從道士所言照做就行了,
六、注意事項:下葬前要對墓穴搞一些工作,到時道士會講給你們聽的。下葬時還要看參葬禮人員的仙命,與死者同一時辰的要遠避不能看,抱放遺骸下葬安放者也要經道士看其仙命是否適合才行 。
六、關于合葬也要看其仙命是否能安住于寶地才行。
墓地安葬風水講究
一、神前廟后不能安葬,如要選此地叫做占神靈風水,會引起神鬼之怒,其家兇禍無比。
二、水流聲響之地不能選,叫做龍虎之吼,會使亡靈畏懼,家人不安,也說明水流太急,沒有回轉之情。有詩曰:為墳要聽流水響,定主兒孫不興旺,大水沖進財產敗,飛災橫禍火燒堂。
三、別人家祖墳前五十米之內不可選地,這是欺他人陰靈,會使陽世之人家官司連續,坐臥不寧,縱有優秀的風水之地,也是被人首先佔用過,再用無功。
四、莊后莊前五十米之內至百米不可選墳地,理由是陰侵陽身,處在莊后為腦后打陰釘,其莊主連續出現二十至四十歲少亡之人(男性為主)假如在莊子前五十至一百米內有墳名叫滴淚墳,其莊男女損(女人占大面)。
五、不論大窖還是小窖,窖前或窖后五百米之內不能選地,名叫火烤陰身,會使陽世人連續暴亡。
六、大井水塘、污水變色周圍左右一百米不可選地,因為明堂水要清澈不可點污。
七、孤脈獨龍(平厚地現出一支高突之地,再也沒有突起之地,叫孤脈獨龍),沒有生氣,如果選為墳地,主陽人貧窮潦倒(突地可做墳的靠山來用)。
八、選地如若發現磁鍼搖擺不定,說明地下有孤墳,不可選地,如在此地定墳立向為侵犯他人,陰陽不利,又為失德,應棄地別選。
九、如有神家弟子埋入之地(如道士、和尚、尼姑),五十米之內周圍不能選地,如果選地叫侵佔英靈宅地,如同侵犯廟地一樣,陽人家中必會出現邪道騙仙之類。
十、不是幾代忠厚慈善之家,不能造出帝王貴妃之地,地師如若洩露天機,毀壞龍身風翅為不善之事,地師會引起神人之怒,造成滿門絕后的惡果。
安葬一定要背山迎水立向。男材在上首,陰材在下首。
上首在左邊,下首在右邊。這個由人站立面朝某方而定。但是,人面不宜朝東北、西北和正北,這三個方向是冷向,不宜應用。如果東北、西北有大水之地可用,這個叫做槍環水地可用,用之不兇。如無水之境千萬不用,叫冷向,多兇。
安葬的棺材應是正向,不能用兼山向。
一男雙妻葬法(并葬)
男在上首,下首為長妻,再下道為次妻。或者男在中間,長妻在上首,次妻在下首。
如并葬的地量不足,千萬不要并葬,更不能分裙葬。所謂分裙葬,就是男女材小頭分開(不靠攏),也叫做大頭靠攏,小頭不靠攏。千萬不能葬,如葬必傷主家人口。
材底有材不可葬
安葬如遇材底有材,堅決不安葬,重新選新地形。如葬不叫材堆材,而叫天誅地滅。會傷地師,不傷地師,會傷主家人口。
不要在人家墓前安葬
安葬如在人家墓前,決不葬。這叫調人家風水,會傷人家人口的。這叫地師沒眼晴,亂用地,后葬人家優,先葬人家憂愁,眼晴出瞎子,千萬注意。
祖父母的墓未并葬,父母的墓一般不可并葬。
父母的墓并葬,觀地形優次。如陽墓地形優于陰材,就陽并葬;如陰墓地形優于陽材,就陰并葬。不可言論,陰材一定要就陽材。優次決定不可違之而用,千萬千萬。
關于下葬的風水講究
死者一歸天,喪家便會找到家族長輩,幾個人一起到家族墓地。根據死者的輩分、年齡和家族男性成員的情況,確定死者的墓葬地點。死者如不是突然亡故,這項工作在死者病危時便會完成、挖掘墓穴是在死者辭世后進行。北方農村把挖掘墓穴叫做打坑。
打坑人多是同族晚輩。也有鄰里幫忙的。打坑之前,孝子要先祭奠祖墳,燒一些紙錢,然后再對墓穴地進行祭奠。祭奠儀式很簡單,燒一炷香,叩首幾個即可。打坑的前三鍬土要由孝子親自挖,表示孝道。墓穴都是直上直下的豎井。類似于棺木,也是一頭大—頭小。長和寬都要大于棺木兩二尺。給下放靈樞留下空間。墓穴深度要看地勢,高坡要挖得深一些,低洼地則要淺一些。深度一般為七八尺,使靈樞上面有四五尺厚的土層。
不少地方有暖穴的風俗。墓穴挖成后,在穴中燒把火,俗稱暖窩。認為經過暖穴,埋葬在穴中的死者,就能在溫暖舒適的冥界里生活。有的是往墓穴中倒上一些草木灰,意思是煙火不斷,生活美滿。
送葬隊伍來到墓地,杠夫調整好方向,將杠床抬到墓穴上。把靈樞對準墓穴,前邊朝北,后邊朝南。死者在靈柩里頭沖西北,腳沖東南。坐起來面向東南,象征轉世為人,會再次踏人陽界杠夫用兩根粗** 繩,一根從棺木前底穿過。一根從后底穿過,四根繩頭分別纏繞在桿床的兩根豎桿上,類似滑輪。
每根繩頭由一個身體強壯的杠大橫背在肩上,旁邊有兩三個人幫著。隨即抽山支撐靈樞的橫木,形成懸空,一點點滑動著將靈柩放到穴底,然后將繩子抽出。富戶人家的棺木又大又沉,出于安全考慮,靈樞的中間也耍穿過構根麻繩。按行活說,的后兩根麻繩叫“口花”,小間兩根叫“腰花”,四根全稱“八把花”,往下滑這靈樞叫“抖花”。
在杠夫讓下滑放靈柩時,死者的親屬要脆在墓穴周圍,表演喪禮中的最后哭泣。同時焚燒紙車、紙馬、紙人等各種紙制冥器。門吹兒在此時也將吹完最后一支喪曲。
靈摳被放到墓底前,還要端正方位,使靈樞能夠按照要求,不偏不斜的放在墓里。墓穴較深,棺木沉重,有時端正方位也很困難。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抖動麻繩,將靈他方位調正。如若這樣不行,就要用杠桿,入墓底,利用墓坑土幫將靈柜撥正。一般不用手腳直接撥動,一人面是墓穴深,手腳不容易夠到,另一方面怕腳蹬時用力過猛,使人滑落墓穴。這將會出現重大事故,當事人也會認為這是大不吉利。
填土封墓也不能隨意開始,要先由死者長子抓一把土投放在棺木上,其他子女和親屬相繼抓上垣墓。舉行了這個“添土”儀式之后,眾人才用鐵鍬填土封墓。在土填到沒過靈樞時,有些地方這時還要放人—個小土罐,罐里放些五谷雜糧,死者是男人偏左放,死者是女人偏右放。
據說是以后合葬時,控到了罐,就標志快要挖到棺木了。等到把墳頭堆好,孝子將自己舉來的幡插在墳頭上。北方農村還有這樣的規矩,下葬完后,參加送葬的死者親戚、家族成員,都不要再回喪家,而是直接回自己的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