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風水知識
我國傳統風水學思想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皇帝是天子,“天人合一”,得講究人與自然的統一,因此帝王是不能隨便葬的,生前“萬歲”,死后得有“萬年吉壤”。朱元璋與歷代皇帝一樣,宗法禮制,崇尚祖先。
不同的是,朱元璋更信仰崇拜,對陵址選擇的講究到了苛刻的地步,以此求得風水佳境,賜福朱氏子孫。有專家認為,我國歷史上的帝王陵寢制度,是在明朝才完備起來的,此說不無道理。明朝的帝王陵分布在四處,即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葬朱元璋父母的鳳陽“皇陵”、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這些陵寑所在都是“風水寶地”。
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的鐘山風景區,幾乎就是當年明孝陵的整個范圍。在這處龐大的帝陵區域內,設計者將整座鐘山以及部分水面作為重要的“風水”景觀,一齊納入孝陵的建筑規劃設計中,從而實現了“因山為陵”、“天人合一”的我國帝陵建筑傳統和文化理念。
鐘山古稱“龍山”,早在江東末年,已被諸葛亮、孫權等zhengzhi 家視為“龍蟠”之地,朱元璋作為大明開國之君,更不會放過這塊寶地,自然會擇金陵“龍脈”為葬地。后來,***、*** 都選擇此地為自己的歸宿,也是因為鐘山是風山寶地之故。(中山陵是建成了,成為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主要景點,也是重要的民國建筑;*** 因為退守** ,未能如愿,如今在** 筑有“蔣陵”。)
陵墓不能亂動
陵墓特別是帝王級的陵墓,是不能亂動的,“挖祖墳”的念頭不能有,保護措施相當嚴格。不只如此,還要祭拜、修繕,如康熙、乾隆下江南時總要去拜謁南京明孝陵,如今在孝陵享殿前門基址上的“治隆唐宋”碑,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時所題;朱元璋在建了大明王朝,當上皇帝后,同樣不忘過去的君王,要一一祭奠,還給漢高祖劉邦專敬了一杯酒;****臨時大總統***,雖然是民主時代的文明領袖,依然承繼規矩,率眾民國大員去祭拜明孝陵。
古代陵墓風水建筑配備
1、陵墓前的石人
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對稱立有兩座,分別為文官和武官形象。關于翁仲的形象有一種說法是來源于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傳說他身長一丈三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后,秦始皇特制翁仲銅像立于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而逃遁。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
2、陵墓前的石獸
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后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現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
3、寶城
寶城指環繞在寶頂四周的封閉城垣建筑。
4、寶頂
寶頂是指位于地宮上方的圓丘狀封土。
5、地宮
安放死者棺槨的地下建筑。
怎么看陰宅風水
陰宅風水是決定其后代整個家族是否興旺發達的關鍵,而陽宅風水是直接影響其居住在這個陽宅里面的人的運氣的,由此可見,陰宅風水才是決定命運的主體,是富貴成就、健康與否等方方面面的根本。
陰宅風水的觀念,是穴地的吉兇,不但對于下葬的遺骸有所影響,而且對死者的后人的命運亦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陰宅風水重龍、穴、砂、水。倘若符合:“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條件,而墓穴的方向亦無誤,便是難得的佳穴,不但先人安息其間,而且所葬之人的后代也興旺發達。倘若埋葬不得其所,誤埋兇地,則先人的骸骨便難以安息,而其子孫后人的命運亦會連帶遭殃。
天地之闊,到處有山有水,怎樣去找龍真、穴的、砂環、水抱的佳穴呢?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天下山水雖然處處不同,但只要按這四個準則來尋求,是可以找到生氣凝的山脈。土中生氣雖無形象可尋,但是渚內必形于外,因此從山脈蜿蜒的形態,可以推知其中是否有生氣流動的。
龍真穴便真,龍假穴便假,龍為穴的根本。所以必須循著生氣流動的山脈才能找到生氣凝聚的吉穴。可以這樣說,龍是“因”,而穴是“果”,尋龍是為了點穴,而點穴必須尋龍。
穴的是指找出生氣凝聚的結穴正確所在。但是,生氣流動的山脈,不一定結出生氣凝聚的吉穴,因為山脈結穴之處的形勢各有不同,有些是砂環水抱、關系周密,使生氣凝聚不散,結出吉穴;但有些卻是砂飛水走,毫無關系,使生氣毫無凝聚之意,自然不會結出吉穴。
因此,若要判斷結穴之處是否適宜安葬,必須要看穴地附近的砂水,看看到底是砂環水抱,還是砂飛水走。
砂環,砂是指穴地附近的山,穴地的前面及左右兩旁有山環抱,可凝聚在該處的生氣不至被風吹散,經曰:“氣乘風則散。”,因此,穴地必須藏風(不受大風吹刮),而砂環正是藏風的首要條件。
水抱,水是指穴的附近的溪澗、河流甚至海洋。穴地前面若曲水流過,或是有水聚之處,可使穴地凝聚的生氣不會外散,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意思是說生氣遇水即結集不前,故此穴前有水環抱是聚氣的重要條件。
風水學重視砂環水抱,因為水抱可使穴地的生氣凝聚結集,而砂環則可使穴的凝聚的生氣不至被風吹散。兩者將為吉穴的必要條件。因此,《葬經》曰:“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吹之”。
總之,欲尋其吉穴,首先是入山尋龍,在蜿蜒起伏的眾多山嶺中,探索得到生氣充盈的山脈,然后循著此山脈走勢,找其止息之處,因為在山脈的止息處,往往有生氣凝聚的結穴所在。但到山脈止息處,還要看附近的砂水形勢,若砂環水抱,即表示該處附近有生氣凝聚的吉穴。但若是砂飛水走,即表示該處的生氣無法凝結聚集,所以不會有吉穴藏在其中。
陵墓風水8大禁忌
1、忌對一望無際茫茫大海,全無遮攔,海風可源源不絕正面猛烈吹襲墓位。葬經云:「氣乘風則散。」 在這情況下,墓位如何能聚氣。
2、忌墓位背後即來龍處是馬路,車輛劇烈摩擦馬路地面,來龍之氣受損。如新馬師曾墓正犯以上兩點, 內外氣皆不足,後人多爭執。
3、忌在水渠側旁,因水氣很容易滲入棺木,導致先人駭骨受潮濕,骨殖變黑,影響後人健康。
4、忌在大樹旁,因樹根很容易穿破棺木,讓泥沙蟲蟻入侵騷擾先人。況且受大樹遮蔽,墓位不能受陽光照射,長期陰暗 。
5、忌受尖形物體火煞沖射。 如李海泉墓正位於水渠及大樹側旁且正對面前尖形墓碑,其子李小龍及孫李國豪同樣是英年早逝。
6、忌對動土此等大兇煞。
7、忌左右龍虎無維護,包鎖外氣力不足。
8、墓位坐向配仙命卦 ( 即先人亡者出生年份卦 ),宜坐吉向吉,次取坐兇向吉,坐山忌在流年最多兇煞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