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佛手解說
佛手一年中能多次開花結果,在同一花序上,有幾朵到十幾朵花,其中有些是不能授粉結果的退化花,有些是枝條瘦弱生長不良的花。佛手的疏花、疏果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需掌握以下幾條:
①老樹或弱樹,以春花結果為主;幼樹、強壯樹春季多疏花,夏季開的花多數能掛果。
②留下單生花,如果簇生花則留花序中部子房發綠的大花,其余花朵應全部疏去。
③多留頂生花,疏去腋生花;多留短果枝上的花,疏去長弱果枝上的花。
④當幼果發育到鮮棗大小時,再疏去部分果,這樣可以使保留的果實得到充足的養料,個大而勻稱,又能讓植株年年結果。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主產于閩、粵、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華佛手最為著名,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紅、紫三色。白花素潔,紅花沉穩,紫花淡雅。佛手的葉色澤蒼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實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形狀奇特似手,千姿百態,讓人感到妙趣橫生。有詩贊曰:“果實金黃花濃郁,多福多壽兩相宜,觀果花卉唯有它,獨占佛手花鰲頭人歡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來。
佛手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佛手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咳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能。據史料記載,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軟;花、果可泡茶,有消氣作用;果可治胃病、嘔吐、噎嗝、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癥。據《歸經》等載,佛手并具治鼓脹發腫病,婦女白帶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招財佛手的養殖方法
最為適當繁殖時間:3月中下旬。
最為適當生長土壤:佛手適合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長。
生長濕度要求:佛手最適宜的濕度是70%~90%。
最為適當生長溫度:佛手最適生長的溫度在22~24℃之間,越冬溫度5℃以上。
最為適當生長光照:年日照時數1200~1800小時為宜。
養殖佛手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
1、春季抽生新梢時期,施肥宜淡。宜結合澆水每周薄施一次氮肥。
2、夏季是佛手生長的旺盛期,花繁果芪,需肥量大,肥度亦相應加濃。肥料以枯餅、骨粉、腐熟動物內臟液或復合肥等磷、鉀肥為主。
3、初秋至仲秋期間同,應施磷、鉀、鈣復合肥,有益于提高坐果率。深秋,采摘果實后應及時追施磷、鉀肥,使植侏得以大量補充營養,恢復長勢,為翌年開花結果奠定基礎。
澆水要點:
1、佛手由于其根系淺生,吸收能力較弱,故需注意勤澆水。
2、佛手的生長旺盛期,正處夏季高溫,需水量較大,除早、晚澆水外,還需進行噴水增加環境濕度。
3、入秋后,澆水量可逐漸減少。
4、冬末春初低溫期,室內蒸發慢,可隔三五天,上午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5、當期處于開花、結果初期,澆水不宜過多,以防大量落花落果。
修剪要領:
1、當年栽當年開花結果的不宜讓其開花,要及早摘去花芽,以促使樹形的粗生長和擴冠生長。
2、進入花果盛期的樹體一般在3月萌芽和秋冬果實采收后進行修剪。
3、調控花果時應注意摘除早花(即春末初夏開的花,因此時開
的花多數為雄花不能結果),對雌花期枝條上萌生的多余腋芽也須抹摘以減少養分消耗,改善生長條件,達到減少落花、多結果的高產目的
4、佛手粗生快長分枝多,必須每年進行合理修剪整形,使樹勢旺盛,促進結果枝分布均勻。
5、在采果后及3月萌芽前進行修剪整形,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蟲枝和枯枝,徒長枝。
6、佛手的短枝大多為結果母枝,應盡量保留,凡夏季生長的夏梢除個別為擴大樹冠需要外,應全部剪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