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誰武功高,武松肯定排得上號,這是因為他打過老虎。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大神也會馴服猛獸來證明自己厲害,話說姜子牙就曾馴服過辟邪貔貅!
大神流行騎猛獸。
比如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是九頭獅子;又比如黃天化的座騎是玉麒麟;還比如劉海的座騎是金蟾蜍等等。
大家一定有一個疑問?
論耐力跑長途獅子、麒麟應該比不過馬,更不要說三條腿蹦蹦跳跳的金蟾蜍,跑起來,肯定比不贏馬的,你看人家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騎的就是龍馬。
大神為什么不騎馬?
打架氣勢很重要,你開一拖拉機去溜達,肯定曬不過人家開奔馳寶馬的。你想啊,要是戰(zhàn)場上,你騎一馬,對手騎一獅子跑出來,氣勢上就失分。要是萬一雙方交手,都掉地上打起來,雙方坐騎不可能愣著吧,肯定也互相撕咬起來啊,這時候馬豈不是獅子的嘴中肉?!
大神要坐騎不是跑長途的。
傳統(tǒng)神話中的大神,哪一個不會騰云駕霧?飛,是他們基本的技能。十萬八千里也就是一個筋斗云的事。總之一句話,大神用不著坐騎來帶他們遠行。
坐騎就是一面子。
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流行的話來說,大神要坐騎,就是用來裝牛逼的。至少比騎匹馬出來牛逼哄哄。
騎馬誰怕?
你看唐僧最開始騎的是一匹普通的馬,就給青龍吃了。后來青龍化成龍馬成了唐僧的新坐騎,始終還是馬,一路上沒少在馬上給妖怪捉了去。
根本就沒人會給馬嚇唬住。
猛獸就不一樣了,你看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是九頭獅子,一般人看到獅子就嚇倒了,何況還是九只頭的獅子,反正我是立馬跪了。
貔貅是猛獸。
古書《禮記》中描述: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前有車騎,則載飛鴻。前有士師,則載虎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載謂舉於旌首以警眾也。
什么意思呢?
古代大軍前行的時候,前軍如果遇江、遇河等水,則舉朱雀旗;前軍遇大風、塵暴則舉鳴鳶旗;前軍如果遇到車騎,則舉飛鴻旗;若是前軍遇別的隊伍,則舉老虎旗。大軍前行,如果前軍遇猛獸,則舉貔貅旗。也就是說貔貅是用來對付猛獸的,是猛獸的克星。
夠威猛了吧。
話說姜子牙大神就是看中貔貅這一點。
據(jù)史記載,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在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當時卻無人所識,姜子牙見它長相威猛,非一般凡物。就設法將其收服,自此貔貅為其座椅,常伴出入。帶它作戰(zhàn),可謂“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封其為官,號曰“云”,寓意騰云駕霧,無所不能。
當時姜子牙發(fā)現(xiàn)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仔細觀之,它有嘴無肛。唯一的滲出系統(tǒng)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后無不爭先恐后,不由自主跑來爭食,其中不少還是猛獸,結(jié)果反被貔貅吃掉,故民間又稱貔貅為“辟邪”。
本篇我要測字風水學網(wǎng)探討了姜子牙的座騎?辟邪貔貅!想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查閱下面的專題標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