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建立在陰陽五行上的一本占卜書籍,可以說易經是古人探索自然,觀察天象經過歷代人總結而來的,是我國文化的一種體現,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但是對于一般人來說看懂易經卻非易事,既然如此讓我們一起來學學易經如何入門吧。
易經的由來
易經又叫《周易》,傳說《周易》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這四位圣人的作品合集。它收納了伏羲的八卦,文王的卦辭,周公的爻辭與孔子寫的《易傳》。實際上《周易》的創造始于伏羲,伏羲觀天象,畫符文,作八卦,分析天地之間萬物的因果關系,總結成書。之后經周文王的擴充與演變,將伏羲的八卦推廣為六十四卦,后來歸納了周公的爻象,結合孔子所作的《易傳》之后寫成了《易經》。
易經的內容
在當代易經的研究學者主要分為兩派,分別為易理派和象數派。易理派注重學術,主要研究易經的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而象數派注重于易經中預測方面的研究。簡單來說,這兩個派別就是學院派與民間派,學院派關注易經的歷史價值,與文學理念。而民間派專注易經的傳承,主要研究里面的測量方法,側重于易經的實用性。
易經的主要內容其實可以用兩句話概況,即認識論與方** 。認識論主要說的是古人對宇宙的觀察與認識,對人類、對世間萬物之間關系的認識。而方** 說的是如何將認識得以實踐,如何將觀察到的關系放在人們所要預測的東西中。這大概是古人學以致用的典范,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將知識利用得淋漓盡致。
易經學習入門
1、易經是古人的知識結晶,其中的內容也是相當深奧的,自古以來分析易經的書籍就數不勝數,可想而知學習易經不但是當代人苦惱的事情,就連古人也對易經參悟不透,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所以我們在入門學習易經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對書籍,因為是初學者,所以在選書時盡量選簡單一點的書籍。當然,若是你的文言文基礎很好,并且參悟能力也很強,那么你可以試著從易經原文入手學習,雖然難度會大一些,但是你所學到的知識會更準確,畢竟其他易經的解說書籍是后人根據自己的理解所編寫的,或許與原文意思會有很大的偏差。同時還會使你的思維方式受到影響。在這里老師主要推薦東南大學注音版的《周易》,這本書的排版合理,注解準確性高,最適合初學者使用。
2、在學習易經之前,還可以先看一些關于易經的解說書籍,從側面去了解易經的內容,借助別人的思維去理解易經,能很好的提高你對易經的接受能力。
3、在那之后我們就該通過易經的本源去學習了,其實易經分先天易、后天易,先天易指的是伏羲易,內容以八卦、太極圖、五行分析為主,幾乎沒有什么文字。后天易指的是文王、孔子、周公等寫的注解文章,這是他們對易經的理解與歸納總結。
4、另外想要學好易經,就要先學好太極圖、八卦、五行等,理解它們的意義,分布,還有克制方式,這是學好易經最重要的步驟。
易經所包含的知識博大精深,它并不是表面上所流露的五行八卦演算那么簡單,實際上易經還包含著天文學,自然學,以及人文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研究與探索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