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年一定要好好改善自己的磁場,不然的話就會做事很不順利,簡單概括就是倒霉。風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山河,地勢都是風水的一部分,如何隱藏自身,同時擁有好的位置,以及什么樣的范圍入口朝哪邊,這些都是風水知識。
全文目錄
1、太歲年注意事項
2、犯太歲戴什么轉運
3、犯太歲最好的化解方式
太歲年注意事項
太歲年注意事項——穿紅掛紅
前面說過,我國人每十二年就會遇到一次太歲年,避無可避。但人們總不能坐以待斃,雖然不能完全消解太歲帶來的煞氣,卻可以想辦法抵擋住一部分。紅色是吉祥的色彩,中華民族歷來認為紅色能夠帶來好運,并且消災擋煞。所以過太歲年的人一定會在身上穿紅掛紅,穿紅就是穿紅內衣、穿紅襪子,掛紅是指在腰上系上紅腰帶,手上戴紅繩。這樣就能讓過太歲年的人運勢能夠增強一點,不容易被邪祟纏上導致厄運不斷。其他還可以請本命吉祥物在身邊,也有擋煞納福的作用。
太歲年注意事項——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
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這同樣是太歲年的一個大忌。太歲是當年最有權力的神君,它所在的方位如果進行拆遷、動土、修建等事就是在沖撞神靈,特別是過太歲年的人更是要機會。每一年太歲方位不同,如果要進行建筑工程,要先根據木星方位測算今年的太歲年。比如20115年是羊年,羊年的值守太歲在西南方,所以這個方位就不能做有關動土的事情,若是新房要裝修,需要避開農歷五月、十一月、十二月。太歲不可犯,觸犯者將家宅遭禍,健康受損。
犯太歲戴什么轉運
桃木飾品
桃木制成的飾品有著強大的功效,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發現,很多厲害的風水先生,就會隨身攜帶桃木制品。因為桃木是可以驅邪的,在本命年的時候,犯太歲可能會招來一些邪祟,佩戴桃木類的飾品,可以幫助人躲過一些災難,讓不干凈的東西無法近身。犯太歲的年份,要格外注意自身的安全,在各方面都要小心一些。桃木飾品除了能擋煞之外,還可以給人心理上的安慰。
長輩贈送的紅繩
很多人在本命年犯太歲的時候,都會佩戴紅繩,但是紅繩的戴法,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家里長輩所贈送的紅繩,才是最有效的。因為家人贈送的紅繩中,還包含著最誠摯的祝福和溫暖的親情,這些東西對于邪祟來說,都十分有震懾力。紅繩戴在左手代表著招財,戴在右手代表著驅邪,所以兩只手都可以佩戴。在有些傳統的說法來看,人們認為男性一般戴左手,女性一般戴在右手。
轉運手串
轉運的手串對于運勢,也有著一定的改善效果,在本命年的時候運氣都不太穩定,有時候會非常差。為了避免運氣有太大的起伏,可以佩戴一串轉運的手串,這樣就能夠幫助人們提升自己的運勢,不至于在犯太歲的時候太倒霉。轉運珠的材料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例如黃金制成的可以提升財運,而玉石制成的則是可以驅邪避災。
平安符
在本命年的時候,健康是人們最擔心的問題,出門在外很有可能遇到一些意外情況。為了避免災禍的發生,可以佩戴平安符。平安符可以幫助人們在本命年犯太歲的時候平安度過,保護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并且還能夠減少波折,讓運勢相對順暢一些。現在市面上的平安符,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選擇。平安符最好在本命年一整年的時候,都佩戴在身上,不要摘下。
黃金飾品
黃金飾品可以改善一個人的財運,而且黃金這種飾品非常保值,可以作為一種投資,購買回來佩戴在身上。在本命年的時候,財運會受到非常大的沖擊,很多人可能在犯太歲的年份財運不佳,黃金飾品則是可以幫助人們緩解財運的變化,有著很強的聚財招財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佩戴太多黃金飾品在身上,否則反而會招人嫉妒,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犯太歲最好的化解方式
犯太歲最好的化解方式一、佩戴辟邪吉祥物
如果一個人的需要化解太歲帶來的負面影響的話,是可以佩戴化解犯太歲的吉祥物的,比如是貔貅掛件,不僅僅可以鎮邪化煞,化解小人運勢,同時也是可以招來不少的財運;或者也是可以佩戴葫蘆掛件的話,這樣子可以幫助本命年的人化解不少霉運,帶來不少的好運勢。也是可以佩戴桃木飾品的話,這樣子不僅僅可以起到辟邪轉運的作用,還可以防止煞氣和小人陷害。
犯太歲最好的化解方式二、佩戴紅繩
如果想要好好化解犯太歲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也是可以通過佩戴紅繩的方法去化解太歲的。在風水學中,紅色是有著起到對于壓制邪祟的風水效果,有效地幫助我們化解犯太歲帶來的影響,同時也是可以保佑平安健康。比如根據風俗習慣,犯太歲的人新年都有穿紅色衣服、紅色內衣褲、紅襪子或者系戴紅繩的傳統習俗。
犯太歲最好的化解方式三、貼身紅衣褲
根據風水習俗,犯太歲的人新年都有穿紅色衣服、紅色內衣褲、紅襪子,所以最好說最好是貼身穿的才好,這樣子,也能最大程度的起到避免邪祟靠近,起到辟邪的風水作用。
犯太歲最好的化解方式四、請太歲符
犯太歲的時候,我們也是可以通過去請自己的本命太歲護身符去化解太歲的,因為太歲符可以幫助我們化解不少太歲帶來的影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男性應該請陰符,女性則是應該請陽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