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太歲者,流年不利。
民間認為“太歲”向來被人們看作是一種神秘莫測的氣力,一種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響人們命運的氣力。“本命年”這一說法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漢族民間流行的“太歲”說法,提出“太歲是一年之主,主宰一歲之尊神”,掌管著人間吉兇禍福。
太歲為百神之統,值年太歲(亦稱本命太歲)掌管該年吉兇禍福,2017年本命年大兇。
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敬而畏之,為避免得罪太歲,因此在沖犯太歲之年,都必須在新開春期間求取“太歲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趨吉避兇。
一般人的年庚,若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年庚對沖者,則叫沖太歲;詩曰: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無論是那一種,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順,事業多困厄,身體多病變,因此務必要拜奉太歲星君以保平安。
二、何為犯太歲
太歲亦稱歲神,又名歲星,順星。
我國古代記歷用六十甲子,由天干地支循環,六十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逢乙丑年”,逢乙丑年,乙丑即是“逢戊子年”。《月令廣義·歲令二》:“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
凡吉事勿沖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
三、刑太歲
太歲亦稱歲神,又名歲星、歲星。我國古代記歷用六十甲子,由天干地支循環,六十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歲”。太歲在民間信仰中是有名的兇神,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