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舉止-耐心
耐心是測試內心想法的重要指標。當一個人的內心有矛盾或者憂慮時,他常常表現得不安、心浮氣躁,耐心也相應減弱。針對這種情況,測試者可以采取引導的方式,盡量增加測試者的耐心。比如在測試過程中,測試者可以采用分步解釋、反復印證等方式,來引導測試者思考,在不斷強調測試目的的情況下,讓測試者宣泄內心,釋放壓力。
隨著測試的推進,測試者的耐心會得到有效增強。當測試者開始冷靜、有耐心地思考測試問題,說明他的內心已經相對平靜,憂慮或矛盾情緒已經得到一定的緩解。
但是,測試者的耐心并不意味著他正在保持冷靜的心態。有時候,測試者的內心思維已經延伸到了測試之外的領域,例如他可能在考慮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因此,在測試者保持耐心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引導測試者全身心地專注于測試本身,不要讓其他思維干擾測試結果。
言語表達-思維模式
測試者的言語表達也是測試內心想法的重要方面之一。如果測試者的思考方式非常狹窄,言語表達就會顯得單一、乏味。這時候,測試者的內心想法常常是單一、固化的,缺乏新穎的元素。
為了引導測試者擁有開放、多元的思考模式,測試者不僅要了解測試者的思維習慣,還需要在測試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測試者去思考不同的問題。例如,在測試者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以外,測試者也應該嘗試更多比較冷門的思考題,比如文藝、歷史等問題。這樣可以讓測試者對自己的內心想法進行更多的認知,減少測試者思維習慣的固化。
除此之外,測試者在言語表達上的特點也可以給出明顯的提示。比如,如果測試者在言語表達上偏向于模糊、含糊,往往說明測試者的內心想法比較含糊不清,以后在測試過程中需要更多地關注細節,幫助測試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