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雞是傳統十二生肖之一,人們常說屬雞的人勤勞肯干、聰明伶俐、心地善良。尤其是在農村,屬雞往往是家中勞力的重要來源,因此在很多地方,雞被視為吉祥的象征,人們習慣根據生肖屬相作為起名、起建等的參考。
那么,以屬雞生于幾月份好呢?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類似的說法,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一說法的來源和較為準確的解釋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就是屬雞生于不同的月份,并不一定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命運,這與這種說法本身的根源有關。傳統上,人們根據十二生肖中各個屬相所處的位置以及與天干地支相應的關系,分別給每個屬相賦予了不同的屬性和意義,并且結合了一系列命理學理論和占卜技巧,以此來探測一個人的命運。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所謂的“本命年”。
“本命年”,是指一個人出生的年份與自己所屬的生肖相同的那一年,按照傳統的說法,這一年是一個人容易遭遇霉運、破財、厄運的時期,需要特別小心謹慎、慎重處理各種事務。對于屬雞的人來說,他們的本命年分別是在雞年的12、24、36、48、60、72、84、96、108 歲。
雖然“本命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周期,但僅僅以屬雞生于何月為依據,就能提前探測到本命年帶來的影響,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不過,據一些民間傳說和習俗,一些月份確實與屬雞有著一定的關聯。
第一種說法是,屬雞出生于孟秋、季秋、仲冬和季冬四個月份(即農歷八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會比較順利,吉祥如意。這一說法的原因是,農歷的孟秋屬于一年中的“二白”,季秋屬于“三白”,仲冬屬于“十二月”,季冬屬于“臘月”,都是在農歷中相對比較吉祥的時間段,因此人們就將它們與屬雞相聯系起來,并且習慣性地認為這些月份出生的雞年人會比較幸運。當然,這只是一種為數不多的比較樂觀的傳統觀念,其科學性需要我們持謹慎態度。
第二種說法是,屬雞出生在六月底至七月初這段時間(即農歷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則其人品比較高尚、心地善良,性格溫和友善。這一說法的出處較為準確,可以追溯到《易經》中的“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意味著五十個數中去掉一個符號,則剩下的四十九個數依然具備完整的符號體系。“大衍之數”里的“大衍”可以解釋為宇宙的演化、運行規律,而其中的“四十九”,則意味著完整、圓滿。而農歷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則正好是夏季六月底至七月初,與四十九的數理關系相對應。習俗上將這一時間點視為吉祥之日,并賦予其人品好、品行端正等傳統觀念。
以屬雞生于何月為判斷依據是比較片面的,僅以此為依據來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和吉兇福禍不可取,需要結合周圍環境、家庭情況、自身努力等多種因素,來探尋自己的人生道路。當然,對于喜歡傳統文化的人來說,了解一些民俗傳說和吉日吉時等傳統觀念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只是在對待生活和命運時,我們還是建議保持科學的態度,用理智和勇氣去面對并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