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句術語: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是說: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在行為心理上講,人多行善事,心境定然平和,人亦寬容,起碼生活開心,若經常作惡,必定左防右防,經常提心吊膽,又怎么會生活愉快呢?
相有諸內,必形諸外。這是相學的中心思想,如被推翻,相學就無立足之地,所以這個論據是十分重要的,如被攻破,相學可以從此偃旗息鼓了。而相學中的這個論據,則剛好與傳統中醫的同出一源,一脈相承。臓象學說認為有諸內,必行于外,五臟六腑之病變,皆可從面部反映,例如肝開竅于目,腎開竅于耳。中醫指出紅筋滿目是肝火盛,耳的顏色暗黑是主有腎病,恰好與相學的觀點相呼應。
相由心生是指人的儀容外表總受心靈思想因素的影響。換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靈情志必然表現在人的儀表上。也即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雖是內在的,不可見的;但實際也給人外在的直觀感受。比如一個小偷流氓,外表給人猥瑣的感覺,是丑;一個內心善良幫人助人的人,外表給人陽光溫暖的感覺,是美了。
“相由心生”源自一個典故:據說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高人。高人看了裴度的臉相后,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高人,高人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后一定可以貴為宰相。依老師之意,裴度前后臉相有如此不同的變化差別是因為其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相隨心轉。
裴度年輕未達時算命先生說他有牢獄之災,一段時間之后那位算命先生又見到了他,可卻驚奇地發現他的災禍已經破解了,于是他問裴度是怎樣化解的。裴度說他沒做過什么,只是歸還了主人一條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帶而已。先生說正是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后會大富大貴。“裴度還帶”的唐傳奇故事說明了凡事都有轉機,人生在不斷變化。
所謂“相”,在被引申之前(本意)一般而言是指可以被眼睛所能見到的外在。大乘義章三本曰:“諸法體狀,謂之為相”。有物則有體,有體則有形,有形則有相。當然這里所說的相一般(常用)是指用眼睛能看到的相,眼睛只是“一識”,還有其他“五識”可以“識”到的相,比如讓你閉起眼睛然后給你一個球,你會感到這是一個圓的東西。所以“相”絕不是單純的指“面相”,而且除了本意之外還可以延伸出更多層次的意義。
那么“相”與心是什么關系呢?在明了這個關系之前要先明了心和腦的關系。有人學過生理解剖學之后說:“哈!我們通常都說心想,心怎么能想呢?應該是腦想啊!看來是因為古代沒有科學知識,所以古人搞錯了!”這是典型的概念混淆,是數典忘祖的膚淺認識!
我國傳統“心”的概念是包含腦的。《黃帝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謂“神明”就是指人的思維意識,而這是人腦的功能,也就是說我國傳統“心”的概念中包含了人腦的功能。生理解剖學“心”的概念是西方傳來的,其在被翻譯之時選擇了“心”這個漢字,但此心已非彼心。現代人由于教育的關系,多識此心但不識彼心,卻說彼心是吾心,謬哉!
人的眼睛就是一部光學儀器,我們所能看到的圓的、方的、扁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紅的東西都是光線經過我們的眼睛變焦投射到視網膜上成像,這個像ciji視覺細胞產生腦電波再傳導到大腦皮層,于是我們“覺”到了像。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像”不是眼外之物本身,而是“覺”到的由“心”所間接生成的像(只是這個過程時間非常短暫,我們覺察不到),而在一般概念中又把這些“像”稱為“相”,所以才有“相由心生”之說。《金剛經》為什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呢?因為從“相由心生”的角度看,相本質上不過都是些“腦電波”而已。
禪宗六祖惠能于黃梅得法后,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六祖為什么說是“心動”呢,因為“相由心生”,相動心亦動也。六祖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并不是否定風動,否定幡動,而是在“悟”到了最終動的是“心動”的這個更高層面的認識之后,通過那兩個不動的對比,來強調和突顯“究竟”動的是心動。否則,風不動,幡如何動?幡不動,心如何動?假如當時有僧人甲和其他99個常人在一起聽法,甲說不管風如何動,幡如何動,他的心就是不動,這時天空突然下來一個炸雷把甲的腦殼打個四分五裂,甲的“心”倒確定是不動了,但風依然動,幡依然動,那99個人的心依然動。
相書中有云:紅筋滿目品性剛。不恰是說明肝火旺盛的人脾氣會比較急躁的嗎?何知人家漸漸貧,面如水洗耳生塵。生塵者,是朦朧暗黑之色也。此句并沒有直接指明患腎病,但可以曉得是長期患病,消耗金錢而家境漸漸貧也。
中醫的許多書籍中都有類似的記載,患有肝炎的人多滿眼紅筋,而經過治療痊愈的肝炎病人,眼內紅筋都會同時消失。人中部位同女性的子宮及男性的泌尿系統有關系,當病人治愈后,人中上的青色或黑色也會同時消失。
上海中醫藥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證實,人中的長短、偏斜、深淺都與女性子宮的病變有關系,且可作為臨床診治的指引。 X光的發明只是近百年的事情,但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年前已經曉得憑借外面的觀察,而曉得內里的事物,可算真正做到觀人于微!
真正的美麗,不是青春的容顏,而是綻放的心靈;不是俏麗的服飾,而是內在的自信;不是臺前翩然的舞姿,而是幕后執著的堅守;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真誠與人;不是物質的附庸,而是知識的光芒……真正的美麗,多是夾帶著生活的余香,浸潤著歲月的轍痕,承載著我們的希翼。
外表的美,如曇花一現,心靈的美,才經久不衰。一個人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提升個人的價值和品位,以人之長補己之短,保持幽默風趣的談吐,優雅高貴的氣質,樸實文明的語言,才能贏得人們長久的贊賞和欽佩,才能真正地綻放女人的魅力。當一個成熟典雅的女人站在你的面前,你總會驚嘆她的美麗為何會被散發的如此淋漓盡致。蛻變重生才華麗于世的女人,她的美,是一種脫胎換骨的美,她的魅,是一種蛻變重生魅。
端正的五官,恰當的裝扮,高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豁達的胸懷,聰慧的頭腦,文明的語言,得當的舉止,善良的心靈,豐富的內涵,再加上健康的心態,才是真正的美。光陰飄落,歲月生香。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莫道有好心而無好相,相必從心改而轉禍呈祥。所以,我們從今天起就要各自修心、修身,相中不吉祥的地方自然會改變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