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相知疾病
一、風濕病人體手相
掌肌滑溜溜的,多有風濕病。手指關節腫而痛。感情線起點處成雙,多有痛風。金星丘、月丘的隆起肌肉很瘦薄,筋力不足。生命線末端分叉成兩股,末端擴散,表示風濕晚期行走有問題。尾指、無名指不能自由屈伸,老是彎曲,是風濕性神經麻痹。手腕周圍到月丘下,出現暗紫黑斑,通常是風濕癥腰部障礙,腳踝內側也會呈現類似色調。
二、婦科病人體手相
星丘肉薄而白,易犯癔病。妊娠三個月(沒有病),手腕線下一厘米,離外側一厘米處,有搏動感月丘松垂,血色不潤而濁,是性***功能低下之兆。生命線有島,月丘多橫線,主子宮弱。尾指彎曲,卵巢功能不全,不易得子。
三、糖尿病人體手相
因糖尿病而節制熱量不適當時,引起進食性貧血,會出現匙形指甲。月丘上有橫線和半月形短線,多為糖尿病。長期患糖尿病的,生命線不圓曲或直線向下,或呈凹曲狀。
四、心臟病人體手相
心臟病常見情況為,手掌顏色偏紅色,依病情情況不同,色澤會加深或變暗紫、青白,唇色也和掌色差不多。心臟病常有手掌浮腫,指尖麻痹的現象,而出現蝌蚪狀指頭大多是先天性心臟病。掌***若有十字紋,如果十字大體平均劃分掌面為四象限,則心臟正常。十字紋下移,象限不均分,多有心臟缺陷。
人體手相氣色圖
1、良性腫瘤:反應區有白色或黃色的凸起斑點,有時呈橢圓形,邊界清楚
2、暗而枯槁:無氣,機體免疫力差。
3、紅潤光澤:正常,身體機能良好。
4、肝硬化:肝臟手診部位呈較重的暗紅色、暗紫色,并伴有凸起的微小血管顯露。
5、過分紅潤光澤:血脂、血糖、血黏度偏高。
6、慢性炎癥:反應區有暗黃色、暗棕色凸起的斑點。
7、潰瘍:胃、腸相應手診部位有一個或數個圓形斑點。
人體指型手相圖
1、混合型指:5個手指形態各異。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
2、方型指:指尖呈四方形,指形粗壯飽滿,掌肌豐滿發達。這種指型的人,身體抗病能力較強,一般較健康,患病后易于康復。
3、圓錐型指:手指圓長,尖細,形似圓錐。健康狀況尚可,有的人易患胸肋部及胸腔內的疾病。
4、竹節型指:手指細長,指關節粗大,形如竹節。一般體質較弱,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5、杵狀型指:又稱鼓槌狀指,指端形如鼓槌,指根相對較細,掌肌瘦弱。多患有血液循環系統或呼吸系統慢性疾病。
五指養生速查
手部有6 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溝通,大約有99 個穴位(區),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
五指對應經絡對應***
拇指肺部經絡心臟和肺
食指大腸經絡胃、腸和消化***
中指心包經絡五官、肝臟
無名指三焦經絡肺和呼吸系統
小指心、小腸經絡腎臟、循環系統 隨時隨地健手健身
運用五指健身術,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讓冗長的會議時間變得更有意義、電腦前休息的十分鐘有了內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們想,所有雙手空下來的時間,都可以是健身時間。
1、針對個案拿捏關節
對應不適問題拿捏相關的手指,可以緩解病痛。每次操作3 分鐘,每天1 - 2 次。
肝病:捏右手拇指的兩個關節。
耳鳴:捏雙手無名指的三個關節。
糖尿病:捏左手拇指的兩個關節。
高血壓:按左手小指的根部。
心臟病:捏左手小指三個關節的內側。
痛經:捏雙手食指的三個關節。
眼睛疲勞:捏右手中指的三個關節。
2、按摩方法:
1. 先按摩左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壓左手拇指的兩側,感覺疼時再堅持10 秒鐘。
2.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上下夾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壓,堅持3 秒鐘。
3. 換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3、基本保健:五指按摩
按摩拇指可緩解:心臟疾病、過敏性皮炎、脫發、喉嚨痛;
按摩食指可緩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緩解:肝臟疾患、疲勞、食欲旺盛、耳鳴、頭暈;
按摩無名指可緩解:感冒、咽喉疼痛、頭痛、尿頻、汗多、宮寒;
按摩小指可緩解:肩痛、腰痛、月經不調、視疲勞、肥胖、失眠。
4、小指痛
可能心臟或小腸有問題。靠近無名指一側的小指指尖有少沖穴,另一側有少澤穴。少沖與心臟有密切關系,心臟病發作時,用力按壓小指指尖,可以緩解病情;少澤是關聯小腸的經穴,消化不良時,可用力按壓此部位。
5、指尖疼痛
五指的指尖各有經穴,分別對應不同的內臟。從小手指開始,將指甲根部捏住,然后用力壓并轉動,如果指尖感到特別疼痛,表示與此經穴相關的臟器可能有問題。
6、中指疼痛
可能心血管出現不適。中指上有中沖穴,因疾病不適使心臟受不了時,這里會感到疼痛。
7、食指疼痛
可能大腸有問題。食指上有商陽穴,便秘時壓這個手指感覺很疼。
8、拇指疼痛
呼吸系統有問題。拇指上的少商穴,與肺息息相關。如肺有疾患壓這個部位時,可能會疼得跳起來。
9、無名指痛
可能是喉痛或頭痛。在無名指上有關沖穴,感冒發燒時揉此部位可緩解癥狀。
有關按摩的若干件事
1小心穴位疲勞
按摩多日多次后,病情好轉,穴位的壓痛隨之減輕,是疾病好轉的跡象。如果病情沒有好轉,而壓痛明顯遲鈍,這就是穴位疲勞。左右手穴位相同,可以輪流按摩左右手的穴位。
2按摩的順序
按摩時男性先左手,后右手;女性相反,先右手,后左手。如沒有足夠的時間,只要按摩一只手上的穴位就可以了。
3按摩的力道
對多數穴位和反射區來說,不痛不會有效果,所以需要ciji強一點,痛感重一點。但用力也不可過重,只要有明顯的痛感就行了。按摩時,用力要先輕后重,逐漸增加力量,到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為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