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歷,打分,店鋪
聽著電臺播報:“解放北路雙向擁擠、中山一路雙向慢鏡頭、丫髻沙大橋雙向放慢……”我終于忍不住對著收音機怒吼:“不要再廢話!你說全市都擁堵不就行了嗎?”雖然我也聽過發怒和急躁皆是罪孽的教誨,但面對中秋假期前的交通情況,真是“佛也有火”。那我們也不妨趁熱打鐵,“應節”談談在城市駕駛中的表現吧。而本文將會模仿老人家所看的老黃歷,列出這臺車在城市里的“宜”和“忌”。
“宜”的情況
適宜事項一:走走停停
城市中起停跟車也是件費神的事情,這種狀況常見于擁堵及紅燈起步。傳統因“”跳升,而導致動力會有輕微“斷層”,因而右腳要時不時微調油門深度,來保證與前車不會太近或太遠。畢竟太近容易引發追尾,太遠則容易被旁車加塞。由于采用變速箱,就不存在上述因跳擋帶來的問題,很容易便能跟前車保持適宜且恒定的距離。這種起步既有力,但又連貫毫不突兀的感覺,在同價位車型上非常鮮見。
適宜事項二:與加塞者“廝殺”
阿聰在首座次開時,已稱贊過的視野(此處,準確來說,應該是側方視野。這里我再具體點說,的側方視野究竟好到程度?就是走在自己車道上,甚至能看到旁邊的道路劃線(如上方左圖所示。這種優勢運用到城市用車中,就是對抗別人的“搶位”時,可以更從容應對,因為我能“眼見為實”地看到自己與周邊事物的距離,而不像開轎車那樣,很多相對距離都要靠猜。當然了,我們還是要提倡文明駕駛……此外在有“”的城鄉結合部,面對周圍復雜的人、摩托、三輪混流,上述優勢也讓駕駛者不會戰戰兢兢。
適宜事項三:側方位停車
說到側方視野,就不得不再贊贊面對側方停車的從容。這種從容感是由兩方面組成,一是高坐姿,二是大得像“扇風耳”的后視鏡。用觀察側方情況時,感覺自己如同一個俯瞰敵人的騎兵,一切情況都逃不出眼睛。如果加上可視倒車(作為頂配的尊貴版會有提供,算是萬以下解決女性“側方恐懼癥”的良方。不過在停車方面也非十全十美,其缺點會在下文提及。
“忌”的情況
忌諱事項一:長時間擁堵
上文說過起停跟車相當從容,不過面對長時間堵塞,仍是會讓人發出抱怨。這次表示不滿是右腳,要用偏于端坐的姿勢來開車,這是車型較難避免的事情(車型構造使然。在長時間堵車過程中,右腳需要翹起較高角度去踩油門和剎車,小腿和腳之間的關節特別容易疲勞。另外,右腿離旁邊飾板距離較近,加之飾板材質是硬塑料,右腳膝蓋長時間頂著塑料板會非常不舒服。
忌諱事項二:爬坡
當前城市道路都往“立”發展,會經常遇到各種高架橋。我們曾在的車評中說過,這款車加速時的嗓門較大。市區行駛,可以通過柔和的油門動作,避免發動機升至高轉來緩解這個問題。不過高架橋上坡,且欲圖保持/的道路行駛速度,則難免要用較大的油門角度來應對。由于發動機攀到較高轉速,此時動力系統會比較大。相比同價位轎車,畢竟車型體積更大,其隔音兼顧一般沒那么全面。
忌諱事項三:倒車
在視野方面也不是無懈可擊,后方視野則是它的一個弱點。由于尾廂又高又方正,會遮擋掉很大一部分正后方視線。如上圖所示,明明身后有臺騏達,但在后視鏡均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其實停車還是比較好辦,看不到仍可以求助倒車雷達。真正讓我膽戰心驚的經歷,則是有天晚上在一條交通狀況極度混亂的小巷里倒車掉頭,每次后退都無法確定背后是否有失魂穿過的行人。我們建議買家自行加裝可視倒車,可由此避免很多危險情況(要.萬的頂配車才配可視倒車。這點算是為了大車廂空間所作的犧牲,金杯海獅、風行菱智也有類似情況。
忌諱事項四:削發剃頭
車身高度為,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與之作為對比,-車身高度為,要比矮差不多支圓珠筆的長度!而且這臺車的車頂天線較長,因而天線很容易蹭到一些低矮的東西。比如上圖所示,路旁伸出的樹枝。在進入部分地下停車場時就會被限高的吊樁刮過天線,而且還是“買一送一”,即進去一次,出來又一次。如果新年想求“鴻運當頭”的話,可以開著到各家停車場逛逛。
總結:話說家里還有一臺日產驪威手動擋,不過在中秋假期里,我仍選塊頭較大的NV200作出入通勤。原因正如前文,NV200除了有CVT變速箱外,其前方和側方視野實在好得有點離譜。要在路況復雜的城市中開得快,視野遠比馬力重要。至于長時間擁堵和天線高度的問題,遭遇兩者幾率相對較低。后方視野問題,可以通過加裝可視倒車來解決。關于NV200在城市駕駛的結論,就是瑕不掩瑜。其實我也不必花費過多口舌去稱贊NV200在城市中如何好開,畢竟紐約滿大街的NV200出租車已回答了一切……
馮晞帆
@11462km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