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規:(公元104~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今甘肅平涼)。著名東漢朝將領、軍事家。
皇甫嵩:(公元?~195年待考),字義真,皇甫規之侄;安定朝那人(今甘肅平涼)。著名東漢朝大臣。
其父曾為雁門太守。少時好詩書,習弓馬。漢靈帝時為議郎,遷任北地太守。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農歷2月,黃巾起義爆發后,皇甫嵩建議朝廷拿出宮中藏錢分賜將士,用西園馬匹加強隊伍,以對付黃巾軍。
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幼名皇甫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皇甫嵩的曾孫。
安定朝那人(今甘肅平涼)。著名魏晉兩朝之間醫學家。
皇甫謐家貧,常攜書種田,通曉百家之說。曾跟從坦席學儒術,晉武帝多次下詔征他人朝,都稱病不去,終身不做官,自稱“草莽臣”。
皇甫瑤:(生卒年待考),烏氏人,字景瑜。著名南北朝時期北周大臣。
官隨州刺史,為政寬簡,百姓安居樂業,他則始終以清白自律,當時被稱為“善人”。
皇甫誕:(生卒年待考),字元慮,皇甫瑤之子;安定烏氏人。著名隋朝末期大臣。
祖皇甫和,魏膠州刺史。父皇甫璠,周隋州刺史。
皇甫無逸:(生卒年待考),字仁儉,皇甫誕之子。著名隋末唐初大臣。
歷官洧陽太守、右武衛大將軍。后歸唐高祖,官御史大夫、益州大都督。
皇甫無逸為官清廉耿介,執法嚴明。
皇甫鏞:(公元759~836年),字和卿;安定朝那人(今寧夏彭陽古城鎮)。著名唐朝大臣。
皇甫氏是西北的名門望族,世代達官名儒層出不窮。皇甫鏞進士出身。平時“寡言正色,衣冠甚偉,不屑世務,所交皆知名士”。表現出一派“器宇寬弘,磊落正派”的君子風度。
皇甫湜:(公元777~835年),字持正,睦州新安人(今淳安)。著名唐朝文學家。
皇甫惟明(?—747):籍貫不詳,唐朝大將。
天寶元年官隴右節度使,玄宗年間,時破吐蕃作亂。公元746年,玄宗任命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兼任河西節度使。為官期間,為人剛正不阿,悉***甫賊子野心,上奏玄宗祈罷之,故為***甫所惡。公元747年,為***甫讒言所害,被在貶所賜死。
皇甫冉:(公元717~770年待考),字茂政;潤州丹陽人(今江蘇丹陽)。
著名唐朝文學家、詩人。皇甫冉歷任無錫尉、左拾遺、左補闕等。今存詩二卷。
皇甫德儀:(694~735),安定(今甘肅定西縣)人,越州刺史皇甫粹的孫女,左監門衛副率皇甫休的女兒。
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709年,李隆基為臨淄王,召皇甫氏入臨淄王宮,是李隆基年25歲,皇甫氏年16歲。據說,皇甫氏肌膚嫩白如雪,膩如脂,入宮后得到李隆基的厚寵,生一子一女:子李瑤(鄂王)女臨晉公主。其后隨著武惠妃受到玄宗隆寵,原本自皇太子時代就受寵的趙麗妃、皇甫德儀等嬪妃紛紛失寵,遭到疏遠.其子李瑤遭到武惠妃設計,被廢為庶人并遭***。而心存不良的武惠妃,也于同年病逝。735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皇甫氏病危,玄宗為其送藥,皇甫氏服藥入睡后才離開。同年十月皇甫氏死,時年42歲,追封淑妃。
皇甫暉:(?~956年),魏州人。南唐大將。
皇甫坦:(生卒年待考),字履道;臨淄人(今山東臨淄)。著名宋朝醫學家。
皇甫沖:(公元1490~1558年),字子浚;長洲人(今江蘇蘇州)。
著名明朝詩人。嘉靖年間舉人,好談兵,善騎射,精通音樂、弈棋,詩風樸素,著有《皇甫華陽集》。他與各位弟弟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都非常有名,當時人稱“皇甫四杰”,與其后同里人張鳳翼、燕翼、獻翼并負才名,吳人因有“前有四杰,后有三張”之語。
皇甫涍:(生卒年待考),字子安,皇甫沖之弟;長洲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明朝詩人。
嘉靖年間進士,好學而工詩,官至浙江按察僉事,著有《皇甫少元集》。
皇甫汸:(公元1498~1582年),字子循,皇甫沖之弟;長洲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明朝詩人。
嘉靖年間進士,以吏部郎中任大名通判,政事之余,不廢吟詠,尤其工書法,著有《長洲藝文志》二十四卷、《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勛集》等。輯有《玉涵堂詩選》、《忠義拾遺》、《白洛原遺稿》等。皇甫汸事可見明人陳繼儒編《國朝名公詩選》,《蘇州府志》。《明史》二百八十七有傳。
皇甫濂:(生卒年待考),字子約,皇甫沖之弟;長洲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明朝詩人。嘉靖年間進士,歷官工部都水主事、興化府同知,后辭官歸鄉,遍覽典籍,著有《逸民傳》。
皇甫仲和:(生卒年待考),睢州人。著名明朝天文學家。
精天文推步之學,所占多奇驗。北京的古觀象臺歷史有名,其建設過程中就有皇甫仲和的功勞。
「皇甫」源出
皇甫(Huángfǔ)姓源出有二:1、出自西周,以官名為氏。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后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2、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后代,為皇父氏所改。西周后期宋戴公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宋武公時任司徒。當時有長狄鄋瞞部落jingong 宋國,皇父領軍反擊,打退了長狄任,但皇父和兩個兒子也不幸戰死沙場。后來皇父的孫子南雍陲以祖父的字為姓氏,稱為皇父氏。其六世孫皇父孟子,生子皇父遇。秦國滅宋時,皇父遇逃至魯國。西漢中期,皇父遇嫡系子孫皇父鸞,自魯遷居陜西茂盛陵,把姓氏中的“父”字改為“甫”字(古代二字同音通用),遂成皇甫氏。
得姓始祖
皇父鸞。皇甫源出于子姓。西周后期,宋戴公有個兒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的孫子以祖父字為姓氏,稱為皇父氏。古代”父”與”甫”同音通用,因此西漢時皇父鸞從魯國地遷徙茂陵(此處為漢武帝陵墓,今陜西省興平縣),把皇父改為皇甫,稱為皇甫氏。故皇父鸞是皇甫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皇甫姓在** 和** 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從《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可知,皇甫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充石的孫子,以王父字為氏,遂姓皇父。漢朝時其后裔皇父鸞又改父為甫。這個歷程,在《通志·氏族略》也有記載。以上文獻資料說明皇甫氏的前身是皇父,是春秋時代宋國公族的后裔,大約已有2500年以上的得姓歷史。這個姓發祥于現在的河南東部,其后子孫曾遷到魯國,然后由魯國遷往茂陵,即現在陜西省興平縣東北,而在當地發展成為名門望族。頭一個把皇父改為皇甫的是漢代的皇父(甫)鸞,同時他是茂皇甫氏的開基始祖。望族居安定郡(今甘肅省固原縣一帶)。
堂號
威遠堂:后漢時有皇甫規,用兵很有韜略。羌人侵犯隴西,皇甫規打報告要求由自己率兵抵抗。梁冀忌妒他,他只好借口有病回家,幾乎被梁冀陷害而死。他在家中用《詩經》、《禮記》教學生,當時都稱他賢人。梁冀死后,朝廷把他召回,拜泰山太守。因為他過去征服西羌有功,又拜他為渡遼將軍,在職數年,東北邊疆畏威服德,又升尚書,遷弘農太守,轉護羌都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本文:姓皇甫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