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桀
漢朝人,武帝時任太仆。武帝臨終時,任上官桀為左將軍,與霍光同受遺詔輔佐少主,封為安陽侯。后來上官桀密謀欲廢昭帝,但事情敗露,被誅族滅。
上官儀
字游韶(約608-664),唐朝詩人,尤其善于做五言詩,在技巧上獨樹一幟,許多人都很贊賞,也有人模仿他的這種五言詩。當時這種寫法稱為“上官體”。上官儀舉為進士后做官,但因反對武則天而冤死獄中。
上官婉兒
上官儀之孫女。上官儀父子因反對武則天執政被殺,上官婉兒與母親被配入宮廷。婉兒辯惠能文,習吏事,武后愛之,拜婕妤(女官名),秉機政。她14歲起就為武則天草擬詔令。中宗李顯即位后,她被立為昭容,掌管文學音樂,經常為皇后和公主作詩,韋后奪權失敗后,被斬于旗下,時年46歲。
上官洎
號惠安,唐僖宗乾符末鎮將,與其子上官蘭剿黃巢俱戰死,封贈忠勇將軍,敕建專祠名“惠安祠”。
上官凝
字成叔,邵武人。宋代文士,慶歷二年(1042年)舉為進士而做官,為人剛正純直,不受饋贈,善決疑案,有政聲。他的兒子上官均,孫子上官恢都舉為進士。
上官均
字彥衡,宋熙寧三年(1070年)進士。策試時考官呂大臨、蘇軾擬其首座,以策中詆新法忤王安石,遂改第二。歷官光祿寺丞、監察御史、龍圖閣侍制,贈紫金光祿大夫。著有《曲禮講義》二卷、《廣陵文集》五十卷等。
上官恢
字閎中,宋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歷知深州、南劍州、徽州。胡安國上書宰相,言其諳歷世務,端重有守,遂與楊時同薦于朝。官至中大夫。
上官音
字仲雍,宋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尚書吏部員外郎。著有《尚書小傳》、《論孟略解》、《史統》、《史旨》等。
上官渙酉
字元之,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進士。歷知真州、池州、尚書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議大夫等。為官清廉,晚年居京口時,散兵劫掠富室,過其門搖手相戒曰:“個官人不要錢,不得犯!”
上官渙然
字文之,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進士,歷官至朝奉大夫、司農丞、右司郎。入仕30余年,家無余資。
上官周
字文佐,號竹莊。長汀(今福建省長汀)人。布衣。與查慎行、黎士弘友善。善畫山水,煙風彌漫,墨暈可觀。查慎行題其羅浮山圖,有“上官山人今虎頭”之句,其推許可謂到矣。人物神情瀟灑,于唐寅、仇英之外,別樹一幟。刊晚笑堂畫傳,所畫古今名人,各具神態。張浦山(庚)謂其有筆無墨,尚未脫閩皆也,人物工夫老到,亦未超逸。似非確論。兼精篆刻,能詩。著晚笑堂詩集。年至八十五尚作臺閣風聲圓。
姓上官的女明星:
上官云珠
(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女,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原名韋均犖[luò],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我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首座、二屆委員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
在亂世風云里苦苦掙扎著的上官云珠,幾乎走遍上海灘大大小小的演出團體,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參加演出。因在《一江春水向東流》《麗人行》《希望在人間》《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等經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而蜚聲影壇。上官云珠于1962年入選“新我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曾受到*** 的親自接見,“文革”爆發后遭到** 集團迫害,終不堪忍辱于1968年11月23日凌晨跳樓自殺。
上官靈鳳
女, 1946年 10月10日, 我國** 星座:天秤座 其他譯名:許詒美(曾用名),Shang Guan Lingfeng(譯名)。上官靈鳳在上世紀70年代的** 、xianggang 影壇,可謂是響當當的電影“俠女”。她主演過70多部電影。1973年,因主演時裝武打片《馬路小英雄》,她獲頒第十一屆** 金馬獎最為適當女主角獎,成為金馬獎的首座位“武俠影后”。
上官玉
上官玉,原名梁秀珍,原籍廣東東莞,前xianggang 影視演員。1960年進入影壇,初期藝名是鶯鶯,最初為榮華公司藝人,1977年加盟xianggang 無線電視臺,直至九十年代初期息影。上官玉聲線突出,戲路寬廣,角色多樣,自從影以來拍過逾百部電影和電視劇,每次在熒幕亮相都有一定亮點。
「上官」源出
上官(Shàngguān)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羋姓,春秋時楚國有上官大夫,其后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蘭為上官邑(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大夫,子蘭的后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
得姓始祖
子蘭。古代春秋時期,楚國有處地名叫上官,就在現今河南滑縣東南一帶。那時楚國君主楚莊王將他的小兒子封為上官大夫。這位公子名叫子蘭,他的子孫就居住在上官地方,后來以地名為姓,形成了上官姓。故上官氏的始祖就是子蘭。
遷徙分布
上官姓在** 和** 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官源于羋姓,是以官職命名的復姓。從《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代楚國莊王的少子子蘭。這位公子蘭,官拜上官大夫,以官為為氏而姓了上官。一說“上官”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為氏。秦滅六國后,遷徙楚國公族大姓于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說,漢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基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也正是源自楚國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為望族的緣由。唐時,上官氏已出現于中原的河南地區,并在河南的陜州出人頭地。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學家上官儀,就是陜州人。唐末紛擾,逼得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上官名人,唐有才女上官婉兒,宋有龍圖閣一說“上官”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為氏。秦滅六國后,遷徙楚國公族大姓于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說,漢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基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也正是源自楚國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為望族的緣由。唐時,上官氏已出現于中原的河南地區,并在河南的陜州出人頭地。唐末紛擾,逼得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上官在今河南滑省縣東南一帶。后來望族居天水郡,即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
堂號
孝友堂:宋代時有上官怡。他的母親害了贏病(瘧疾)。母親病時,上官怡從早到晚在床前伺候,嘗湯藥,驅蚊蚋,一個多月不曾睡覺。母親死后,他極盡哀毀。二哥又相繼死去,他奉養寡嫂,撫育孤兒,敬愛兼篤,人們夸他“既孝于親,又友于兄弟”。
分布地區
天水郡:西漢時置郡。相當于現在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本文:姓上官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