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人宏
字君度,浙江省嘉興人,二十歲人太學讀書,大觀年間進士,歷官通州司法、天臺兵曹、宣城知縣、常州通判。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誼。著有《中興要覽》、《周官通解》、《經史旁闡》等。聞人詮:浙江省余姚人,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的學生。聞人詮和王陽明有親族關系,是同輩,歲數小于王陽明,然在學業上是師生。聞人詮舉為進士后,嘉靖年間做了御史官,巡視邊疆,在山海關那一帶修了近千里的長城。校補有《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
東漢臣。字定卿,沛國(今安徽宿縣西北)人。建寧元年(168)十一月以太仆代劉矩為太尉,翌年五月罷。三年(170)四月以太中大夫代郭禧復為太尉,次年三月以日食免。
聞人敻
南朝宋、齊時將領。祖籍吳興(今屬浙江)。年十七,結客報父仇,為高帝所賞,位至長水校尉。
聞人滋
南宋藏書家。字茂德。官德興丞,至進賢令。與陸游曾同在勅局為書籍、文書刪定官。精于小學,人稱“老儒”。喜留賓客,然而飯菜不過蔬、豆而已。家多蓄書,貯于“南湖草堂”中,并樂于借人。施晉錫曾為作有《南湖草堂記》。
聞人耆年
南宋針灸學家。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人。行醫四五十年,認為“惠而不費者,莫如針灸之術”,又謂“針不易傳,凡倉卒救人者,惟艾灼為首座”,因將所集之方,于1226年撰成《備急灸法》。書中載有常見二十二種急證灸法。
聞人銓
明史學家。余姚(今屬浙江)人,字邦正。嘉靖進士。授寶應知縣,遷御史,巡視山海關,后為南京提學御史。曾從學外兄王守仁。校刻“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與訂《陽明文錄》。官至湖廣按察司副使。有《南畿志》六十四卷,采總志、分志之法,開各省通志之先河。另有《東關圖》、《芷蘭集》等。
聞人徽音
清才女。余姚(今屬浙江省)人。太守聞人氏孫女。生性穎異,能琴善弈,博通書史,工于吟詠。著有《樊謝詩選》、《醉鶴樓詩》并行于世。
聞人夢吉
元朝人。其父誢曾在王柏門下學習。夢吉受學家庭,手抄《其七經傳疏》,閉戶10年,洞究奧旨。泰定時在鄉里中貢生,被薦為校官,累遷泉州教授。至正中授福建等處儒學提舉,辭不赴。
聞人通漢
字子方,浙江省嘉興人,漢代學者,官太子舍人、中山中尉,習禮于孟卿,孟卿受禮于后蒼。見漢書儒林孟卿傳,類稿作“聞人通”,脫“漢”字。其他聞人姓名人有晉大臣聞人?;;宋官吏聞人宏、聞人松,學者聞人祥正、聞人符;明畫家聞人益、聞人紹宗等。
「聞人」源出
聞人(Wénrén聞人)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起源于春秋時期少正氏。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五霸爭雄,大國兼并小國,奴隸起義反抗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等激烈的階級斗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揭開了我國歷史上儒法斗爭的序幕。春秋末期,魯國的孔子和少正卯兩個人都在開班講學: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說,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奴隸主階級“禮治”的奴隸社會;以少正卯為代表的法家學說,主張變法革新,建立新興地主階級法治的封建社會。后來聽少正卯講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孔子的學生也來了大部分,孔門出現了“三盈三虛”,氣得孔子大罵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少正卯在講學中很快成為了文人學士公認的“聞人”(意思是出名的人)。后來,孔子當上了魯國的司寇,代行宰相職務,給少正卯加上“聚眾結社;鼓吹邪說;淆亂是非”等罪名,把他捕殺了,并把他的尸體示眾三天。但他變法革新的進步思想已經傳播開了,奴隸制必定滅亡,封建制必定興起。新興地主階級杰出代表秦始皇推行法制,于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六國,建立了我國首座個地主階級***集權制的統一**。少正卯的后代子孫就以“聞人”命姓,稱聞人氏。
得姓始祖
少正卯。據《風俗通》上考證,少正卯,魯之聞人,是聞人氏的祖宗。聞人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其老家魯國,即今山東省。傳說古代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學都叫少正卯,他講學進,孔子的學生中都有不少人去聽講,他的名聲聞名遠近,于是文人學士們就給了他一個雅號,叫聞人。聞人的后代將此引以為榮,就以聞人為姓,世代相傳,因為只有這個姓,才能令人聯想起少正卯當年指點江山,議論古今,意氣風發,從學者如流的那種榮耀。而且少正卯與孔子后來矛盾極大,以聞人為姓,大約也是少正卯后代以少正卯的學術思想獨樹一幟為榮,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一帶),故聞人氏后人奉少正卯為聞人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傳說春秋時,魯國有大夫少正卯聚徒講學,幾次將孔子的學生都吸引過去,被眾人稱為“聞人”,意為贊許其知識淵博、才華出眾、聞名于世,后因與孔子政見不一,被當上魯國司寇的孔子以“危言亂政”的罪名處死,其子孫為繼承祖先的達名即以“聞人”為姓。也有一說魯國大夫左丘明是古之聞人,其后人有以聞人為姓的。
堂號
中山堂:漢代時有中山中尉聞人通漢。后倉曾說《禮記》數萬言,寫成著作《后氏曲臺記》,后教授給聞人通漢。通漢以太子舍人身份,在石渠閣(閣名,漢入關時所得秦國圖籍皆藏于此,漢代是名儒講經的地方)講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本文:姓聞人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