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姓是我國人口最多的首座百二十八位姓氏,尤盛于湘、粵、川地區。當今伍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11%,總人口大約130多萬。
歷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伍奢(?-前522)楚國(今屬湖北省監利縣)人,春秋后期楚國大夫。楚平王時為太子太傅,楚莊王重臣伍舉之子,伍子胥之父。由于費無忌對太子的陷害,牽連伍奢被捕。費無忌擔心伍奢的兒子伍尚和伍子胥要報仇,于是召他們來,表示來了就放過伍奢,不來就馬上殺了他。伍尚和伍子胥明白去了也只是一同受死,伍尚不忍父親獨自受死,又怕自已報不了仇,被人恥笑,于是前往。伍子胥則逃走,準備報仇,輾轉去到吳國,最終成功報仇。
伍尚,伍子胥的哥哥,伍奢的長子,為楚國椒(今安徽省阜南縣焦陂鎮)人。青少年時,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自己和父親為楚平王所殺,弟弟伍員被迫出逃吳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后成就英名。伍尚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愛,當楚平王派人召見他們兄弟時,本想逃跑的他,念及或許自己去真的可以救父親,于是含淚與弟弟辭別,終與父親被平王***。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胥,楚國(今屬湖北監利)人之子胥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伍子胥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遂成為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太宰喜乘機進讒,說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夫差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于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吳國果然為越所滅。
伍祐:字祐之,宋代寧化人,大中祥符年間進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團練推官時,重新營建了州里久已廢棄的鹽場,每年收入頗豐,人稱"祐鹽場"。
伍隆起:新會人,宋代名將。宋末,他率義軍與元將張弘范力戰不屈。后來,他手下的叛將謝文子殺了他,持首級投降了張弘范。當時的宋朝宰相陸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為首以葬。后又派人抓到謝文子,殺之以祭祀伍隆起。
伍鈍:明朝鄞人,字文璉,才識出眾,長于言辭論辯,人們都勸他出仕。但他的母親不希望他離開左右,故伍鈍絕口不提仕進,一心侍奉母親。他的母親去世后,他結廬守墓三年,鄉里稱之為"伍孝子"。
伍福:字天錫,明朝時臨川人,正統年間舉人,歷任咸寧教喻,陜西安察副使。伍福風格高邁,詩文典雅,兼工書法,編著有《咸寧縣志》、《陜西通志》、《蘋野纂聞》、《三吳水利論》、《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賞集》。
伍姓的起源和演變
伍姓的起源主要有兩支:古伍姓和羋姓。
首座支出自黃帝之臣伍胥。伍胥是黃帝的謀臣,曾與鄧伯溫一起制定克敵攻城之策,其后代沒有記錄。
第二支源出羋姓。春秋時,楚莊王時有臣伍參,曾參與楚莊王與晉國的爭霸,協助大將孫叔敖擊敗晉軍,以賢智和軍功升為大夫,湖北的南漳或為伍參的初封之地。
其子舉食邑于椒,謂之椒舉。有二子日椒鳴、伍奢。椒鳴得父的封邑,伍奢以連尹為太子建太傅。伍氏為伍參之后,羋姓伍氏的歷史大約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伍姓的血液比較純一,歷史上很少有其他民族的血液流人。直到明朝時,西北的回族中出現了伍姓,此伍姓出自回回人經名“吾斯瑪乃”首字譯音,并由甘肅向東南
遷移,明末清初定居于南京。北方的另一民族蒙古族中的一些姓如:臺本氏、合賓哈拉哈氏、科爾喬得氏、他班昂氏、斡托兒氏,都在清朝時取漢姓伍,成為北方地
區伍姓的組成部分。而南方少數民族中的伍姓,主要在唐宋時期由漢族的伍姓融入鄂、湘、黔地區土著,成為目前苗族、土家族中伍姓的豐耍成分。
歷史上伍姓的分布和遷移
先秦時期,伍姓活動主要在湖北一帶。秦漢時期,伍姓越過長江進入中原地區,同時向南講入湖南,形成著名的武陵伍氏。進入唐、宋,伍姓向南和向西部繼續發
展,很快進人川黔地區,同時向東南是主要的遷移,福建、浙江已經成為伍姓的重要聚集地。明、清時期,南方各地.都有了伍姓的足跡,尤以江西安福多伍姓。
宋朝時期,伍姓大約有3萬多,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之后。當時東南地區是伍姓的重要聚集區。
明朝時期,伍姓大約近1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o.1%,排在首座百四十三位。江西為伍姓首座大省,約居住了伍姓人口的34%。全國伍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湖
南,這兩省集中了大約51%的伍姓人口。其次分布于廣西、浙江、四川、福建、湖北、廣東六省,又占伍姓總人口的42%。全國基本形成了以贛湘為中心,向
南、東、西三方逐漸遞減的伍姓分布狀。
當代伍姓的分布和圖譜
當代伍姓的人口已有1 30多萬,為全國首座百二十八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1%。自宋朝至今1
000年中,伍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目前伍姓的首座大省為湖南,大約占全國伍姓人口的24%。全國伍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廣東、四川,這三省集中了
伍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廣西、安徽、江西,這四省又集中了伍姓人口的24%。全國形成了北起湖南,南接廣東,西聯四川的伍姓聚集分布帶。
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湖南、贛粵桂大部、海南、貴州東部、重慶南端、湖北南段、四川中南、云南西北,伍姓在當地人群中分布頻率大約在0.27%以上,中心地
區可以達到0.7%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1.6%,該地區居住了大約50%的伍姓人群。在廣東東端、福建西部、江西東北、安徽西
南、鄂渝川黔大部、廣西西段、云南東北和西南、陜甘川交界地,伍姓在當地人群中分布頻率大約在0.18%--0.27%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
總面積的11.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6%的伍姓人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