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盧姓的主要姓氏來源
1、出自禺姓。傳說中古代傳說中有神官禺陽的后代禺陽被封在盧蒲(今山西永濟(jì)蒲州),稱為盧蒲。盧蒲之后有周人,其子孫以盧為氏。
2、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公族公子來的后人,其子孫以邑為氏。又據(jù)《風(fēng)俗通》所載,春秋時宋國公族公子來(孔子的弟子)食采于盧蒲,故地在今河南淮陽縣西平縣西。)子孫以邑為氏。
3、出自盧姓。據(jù)《風(fēng)俗通》所載,春秋時晉有盧姓大夫名滑,字子上。盧滑的子孫后代中有個定州叫矯。盧子卿(魯有盧蒲),字子上。
4、出自羋姓。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楚國公族大夫瑕,因為他的食采于盧,故地在今河南滑縣南。瑕姓盧氏也有三個分支,即盧、盧、曹、陸、閻、鄔、曹。
5、出自羋姓。據(jù)《姓解》所載,顓頊帝有個曾孫叫龍苗,生有九子,賜姓盧。春秋時楚國令尹瑕的子孫有一支食采于盧。
6、出自曹姓。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魏氏是曹姓的始祖。晉頃公時大夫畢萬,因功被封在曹,其后遂以封邑為氏。
7、出自鮮卑族。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鮮卑族復(fù)姓破多羅氏、曹氏等。
8、出自田姓。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鮮卑族可頻氏,后改姓田,子孫改姓田。
9、出自他姓改姓。據(jù)《漢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有代北復(fù)姓叱干氏(為南北朝以后所改),孝文帝改革時,凡部分漢民皆改姓田,皆避漢俗。
10、出自唐玄宗賜姓。據(jù)《唐》所載,相傳兔又被封于唐(今陜西省戶縣),故屬兔。
11、出自南詔國租官田佐,因居于此故以養(yǎng)兔為主官,官名之。
12、出自齊州仇池,見《舊唐書·堯典》。
13、出自杜陵氏,見《古今姓氏書辯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biāo)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