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角座
【南三角座 簡介】
北天球有個小小的三角座,這里又出了個南三角座。它位于南門雙星東南,座內兩顆3m星、一顆2m星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這個三角形朝北頂角的角平分線,正指向南天極。中心位置:赤經15時50分,赤緯-65度。在天燕座之北,矩尺座之南,天壇座和圓規座兩座之間,座內有亮于4 等的星5顆,其中α星是2等星,它和γ、β星組成三角形。
中心位置:赤經15時50分,赤緯-65度。在天燕座之北,矩尺座之南,天壇和圓規兩座之間,座內有亮于4等的星5顆,其中α星是2等星,它和γ、β星組成三角形。
面積:110平方度
寬度:約10度
深度:約10度
22時到達最高點的月份:六至七月
能觀測全星座的緯度范圍:19°N至90°S
觀測重點:名稱類別等級觀測用具其他特點南三角座a星﹝三角形三﹞最亮星1.9等
位置:南三角座位于銀河之中, 鄰近半人馬座的南門二和馬腹一,對應北天的三角座
NGC6025疏散星團雙筒鏡或小型望遠鏡距離地球2700光年,位于銀河之中,寬度約為滿月的三分之一,最亮的恒星為7等。
深空天體
AI型變星
AIVelorumtypevariablestar
光譜型為A~F型、在赫羅圖上位于造父變星不穩定帶內的超短周期脈動變星。光變曲線形狀與天琴座RR型變星相似,存在拍頻周期。光變時色指數和光譜型均有變化,在雙色圖上構成一條封閉曲線。典型星為南三角座AI,光變幅大于0.3個星等,周期大致短于0.3天,過去認為絕對目視星等約+4等,大大暗于造父變星和天琴座RR型變星,故又稱矮造父變星。有人認為從恒星演化的角度看,它們正處于白矮星前階段;在經過紅巨星階段時,曾經損失大量物質,因此目前的質量很小,可能與盾牌座δ型變星一起,構成一個連續過渡的星群。但另有人指出這兩種類型變星的質量大約都在2個太陽質量左右,區別僅在于脈動模式不同。
RCW38
距離我們6000光年的RCW38星團是一個年輕的星團,它包含數千顆形成不到100萬年的恒星。星團有5光年的范圍,并有彌漫的星云籠罩。
位在南三角座(Vela)內的星團RCW38,距離我們只有6000光年,卻擁有許多輻射非常強烈的恒星。這些年齡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恒星,具有熾熱高溫的外層大氣,難怪在這張由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X射線影像里,它們看起來像是一個個點狀的X射線源。它們周圍的彌漫X射線云氣就有點神秘難解了。這張照片以色澤來區分X射線的能量,高能的X射線以藍色來代表,中能量的X射線以綠色表示,而紅色則代表低能量的X射線輻射。這團X射線云氣的大小只有幾光年,它分布在星團的各處,該特征暗示這些X射線是由在磁場中運動的高能電子產生的。通常高能電子的來源是超新星遺骸,或高速自轉的中子星,然而錢德拉的數據顯示該星團中好像沒有這類特殊天體。
AI型變星
南船座光譜型為A~F型、在赫羅圖上位于造父變星不穩定帶內的超短周期脈動變星。光變曲線形狀與天琴座RR型變星相似,存在拍頻周期。光變時色指數和光譜型均有變化,在雙色圖上構成一條封閉曲線。典型星為南三角座AI,光變幅大于0.3個星等,周期大致短于0.3天,過去認為絕對目視星等約+4等,大大暗于造父變星和天琴座RR型變星,故又稱矮造父變星。有人認為從恒星演化的角度看,它們正處于白矮星前階段;在經過紅巨星階段時,曾經損失大量物質,因此目前的質量很小,可能與盾牌座δ型變星一起,構成一個連續過渡的星群。但另有人指出這兩種類型變星的質量大約都在2個太陽質量左右,區別僅在于脈動模式不同。
超新星
爆炸已經結束了,但其所造成的影響仍然持續著。大約在1萬1千年前,在人類剛剛開始有歷史記載的時候,南三角座有一顆星發生爆炸,造成一個非常明顯奇怪的亮點。這顆星的外層撞到星際物質,驅駛著一道至今仍然可見的沖擊波。在左側的照片里,復雜且向右方移動的沖擊波中,不同的顏色代表著沖擊波的前緣撞擊時所產生不同的能量。照片中左方的星星是在前景中偶然出現的,而那一道長長的對角線條紋和這個沖擊波無關。在南三角座中心中剩下的是脈沖星——南三角座超新星Remnant,一個如原子般密實的星體,其在一秒中之內可以旋轉十數次以上。
RCW38
距離我們6000光年的RCW38星團是一個年輕的星團,它包含數千顆形成不到100萬年的恒星。星團有5光年的范圍,并有彌漫的星云籠罩。位在南三角座(Vela)內的星團RCW38,距離我們只有6000光年,卻擁有許多輻射非常強烈的恒星。這些年齡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恒星,具有熾熱高溫的外層大氣,難怪在這張由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X射線影像里,它們看起來像是一個個點狀的X射線源。它們周圍的彌漫X射線云氣就有點神秘難解了。這張照片以色澤來區分X射線的能量,高能的X射線以藍色來代表,中能量的X射線以綠色表示,而紅色則代表低能量的X射線輻射。這團X射線云氣的大小只有幾光年,它分布在星團的各處,該特征暗示這些X射線是由在磁場中運動的高能電子產生的。通常高能電子的來源是超新星遺骸,或高速自轉的中子星,然而錢德拉的數據顯示該星團中好像沒有這類特殊天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