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節,也叫做我國的“情人節”。在傳統節日中,只有七夕節是表達愛意、互訴衷腸的佳節嗎?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
對于我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是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二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三是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
七夕節
七夕節起始于西漢,鼎盛于宋代。其實,七夕節并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后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又稱“七姐”、“七娘媽”等。
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七夕節乞巧是向七姐(織女星)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元宵節,從而被認為是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當代更是產生了“我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元夜等。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我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等著名詩詞都是出自元宵節。
上巳節
上巳節的歷史由來已久,在上古時代上巳節在一些地方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春和景明,人們走出家門,集于水邊,舉行清除不祥的祓除儀式。西晉《夏仲御別傳》形容上巳時的洛陽“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粲爛”。上巳節的節期定在了陰歷三月三日。
在古代,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上巳節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因此我國情人節文化習俗是豐富有趣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超越了西方情人節的內涵。
資料:百度百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