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自己的一套神仙體系,很多人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家里到處都是神仙。在一眾神仙中,最受人歡迎的莫過于財神,作為主管人間財富的神明,財神自古以來都被老百姓尊崇。
春節(jié)期間是一定要送迎財神的,一般年前把財神送上天述職,新年的鐘聲一響便可以迎接財神了。為了早早地把財神爺請到家里,有些人除夕之夜徹夜不眠迎財神,等著時辰到了迎財神。
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初一到初五都是迎財神的好日子,而且正月初五最盛行。年輕人有所不知,老百姓常拜祭的財神共有五路,初五的時候不能只接一個,大家知道是哪五路嗎?迎財神有哪些注意事項?
文財神有兩位,其中一位是比干,他為人正直,為了證明自己的心有七竅,當著紂王的面把心取了出來。
后來人們認為比干沒有了心,所以行事公道,不會偏心,做生意的人最講究誠信,因此將其視為財神來供奉。
然而功成名就之后,范蠡卻沒有接受勾踐的賞賜,悄悄地離開了朝堂,走時還不忘提醒另一大臣文種“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文種沒有聽取這個建議,后來被秘密處死,而范蠡則專注起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賺了很多錢,因此被稱為“商業(yè)鼻祖”。
他的樣子看起來與普通的神仙大不一樣,倒像是個五六歲的小孩,但五通神能預卜吉兇,做生意的人都喜歡向他咨詢。
二、初五迎財神
不管是文武財神還是五圣財神,迎接的時候都要注意儀式感,尤其要心誠,各地迎財神的風俗并不一樣。
比如北方人會在初五這天,讓剛滿12歲的男孩戴上大頭套、穿上花綠的衣服扮成劉海的模樣,背上貼著彩紙剪成的小人兒。
大街上的人見到了應該上去搶他背后的小人,搶到了就意味著迎到了財神,被搶的也不要著急,這說明自己送走了窮鬼。
南方地區(qū)迎財神的時候也會進行重要的儀式迎財神,要隆重地擺上幾桌貢品,而且每一桌的樣式也有講究。
首座桌主要是時令水果,一定要有桔子,因為“桔”與“吉”諧音,取吉祥如意的寓意,第二桌則大多是些糕點,年糕是最受歡迎的,有“年年高”的意思,第三桌是最主要的,有整只雞、鴨、魚等。貢品悉數(shù)擺好之后,由當家人牽頭,全家一起祭拜財神。
結(jié)語
祭拜財神是我國人自古以來就一貫堅持的習俗,雖說現(xiàn)在人們都明白,不能把發(fā)財?shù)南M考耐性谏衩魃希€是要自己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奮斗。
但迎財神不失為人們精神上的一種寄托,而且這樣古老的習俗也會給新年平添很多趣味,大家新年會怎么迎財神呢?
祝各位讀者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帆風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