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三論玄義,知菩薩之造論,即為開顯諸佛之教門,此教門即法門之意。后代‘佛門’一語,主要為佛教對于儒、道二教之自稱。佛之法門、佛教之門。又作釋門、法門、緇門、玄門、真門、道門、空門、諦門、祖門、宗門。下面介紹命理中容易出家皈依佛門的人。
命理中容易出家皈依佛門的人
“心本絕塵何用洗,身中無病豈求醫。欲知是佛非身處,明鏡高懸未照時。”盡管如此,很多人還是看不透,以為只有皈依了佛門才是六根清凈的最好方法。其實,只要心中有佛,天下皆佛!
一、命格中華蓋星比較多的人
華蓋星是種八字命理中的一種神煞,有這種星的人,為人好孤獨,有才華,如果命格中華蓋星比較多的人,容易成為佛教徒或者道教徒,為僧為道的格局,這種人皈依佛門的概率比較高,具體可用一個排盤軟件去查,里面有神煞都會排出來的。
二、八字命格中印星多的人
偏印星旺或多的人,在傳統命理中認為是容易有宗教信仰的根基,這類人皈依佛門或其它宗教的概率比較高。正印星旺或多的人,在傳統命理中也認為是容易有宗教信仰的根基,這類人就比較容易有正規的信仰,一般是信正規的教派比較多。
三、出生時辰
一般在出生時辰中,出生在戌時或亥時的人,【晚19---23點】這兩個時辰的人,容易出現宗教信仰的概率高。
上面所說的就是容易皈依佛門的命理特征,之所以非得用命理來講,是因為有些皈依佛門的人往往是命格中的原因,有些人年輕時也許脾氣不好或品行有問題,但在命格中有特性,所以時機到了,自然就會痛悟前生,從而大徹大悟。
什么人命里注定容易出家
一、華蓋逢空或遭到損壞的人
華蓋,本意指帝王或貴官車上的傘蓋;用作命理時術語。華蓋代表文章藝術之星。
一般而言,命帶華蓋的人,心情恬淡,天資聰穎,有文學才能或藝術才華。作家、詩人、演員、歌手、畫家的八字中,一般都有華蓋星。
但命帶華蓋的人,大多比較清高,孤僻,不太合群;且很可能喜歡宗教、哲學。
如果命中華蓋逢印綬,并且處于旺相之地,主在仕途中有一定的地位,很多官員的八字中都有華蓋星。
而如果華蓋逢空亡,或遭到損壞,就有可能成為孤寡之人,或過房入贅,或挾一技而走江湖;更多的則可能皈依佛門,或者是信奉道教。
看自己是否命帶華蓋,很簡單,以自己八字中的年支或日支為主,遇到下列情況時,即為命帶華蓋:寅午戌見戌,亥卯未見未,申子辰見辰,巳酉丑見丑。
比如說,在寅日、午日、戌日出生的人,其年、月、時的地支上有戌的,就是命帶華蓋。這個是以日支為例來舉例說明的,年支亦同。
二、行華蓋大運的
有的人,八字上不見得有華蓋,但在行華蓋大運時,在運勢不順時,心情又受到大運影響,很有可能產生皈依佛門的年頭。
三、八字中地支為戌土、辰土的
命理學中有說法:天羅、地網入命,多主運勢多蹇,疾病、牢獄之災等易發。而成為僧人、道士,淪入空門,則可以化解疾病牢獄之災。
命理中對天羅、地網的定義是:“辰為天羅, 戌為地網”,說火命人逢戌亥為天羅, 水土命逢辰巳為地網;即辰見巳、 巳見辰為地網;戌見亥、亥見戌為天羅。
這個我是沿用一些命理書中的說法,而巧合的是:
據網上公布的資料,***剛出生日期用天干地支表示為:戊午年,己未月,丙戌日;陳曉旭出生日期用天干地支表示為:甲辰年甲戌月辛亥日。
四、命理中關于易為僧道之人的一些說法
說到這里,咱們再看看以前的命理書中關于容易成為僧道之人的一些說法:
“八字無財僧道命”;“四柱純陰,易入空門”;“四柱純陽,易入空門”;“華蓋臨時值孤寡,為僧為道得安靜”;“柱中無財,僧道之命”;“十干臨死絕之地,遇孤寡,僧道之命”;“累犯空亡,重臨華蓋,為僧為道”;
“身旺無財,有出家之心”;“日上刑沖帶殺,性急而傲俗,求化無緣”;“華蓋逢死,僧道無疑”;“財祿官星俱無,出家為僧為道”;“三奇貴人落空亡,蓬萊仙客游四方”;“時支為戌亥,多燒香磕頭之人”;“柱中梟多無食,出家之人”;“日弱食重又見傷,出家念佛”;......
有佛緣的人的特征
1、智慧線下垂的人;
智慧線長又下垂的人,會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會對修行、宗教的事情很有興趣。而智慧線短又下垂的人,很早就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挫折,譬如出生的家庭、學業、戀愛……等不順遂,因為本身的悲觀情緒,很自然的就會投向宗教的懷抱。
而智慧線不論長短只要下垂的人,是比較快接觸到宗教、信仰與死亡的問題。而智慧線沒有下垂反而很筆直者,就會比較晚遇到,亦會拼命往商業功利方面努力前進。
2、眉心高起的人;
適合修行,兩眉之間越寬廣的人或者是眉心的骨頭有高聳起者,會很快接觸到修行的功課。本身與宗教緣份很深。
3、額中有痣的人;
年少遇挫折與佛結緣痣不論在額***哪一個位置,在年輕的時候挫折,有的家里經商失敗、有的工作不順、多年的感情告吹…他很快的就開始去投入研究宗教的事情。是很深入的去了解。
4.額中有縫的人;
仔細看會有小小的紋路從額***裂下來的。用手去摸的時候,可以摸到一條裂縫。如果這個裂縫比較深一點的,就是所謂的開天眼。而裂到眉心的位置者,則比較有通靈的體質。
5、耳大有珠的人;
從小心性安定、早接觸宗教,耳朵在臉的比例看大顯大、耳珠像水滴一樣。這樣的人,從小心性上面比較安定、穩重。擁有累世的福報,周邊的環境讓他很早就有機會去接觸宗教的事情。
6、發髻如螺的人;
心境影響頭發,頭發與心互扣。佛祖的心臟跳動異常,造成頭發呈螺狀。頭發柔軟的人,聽教聽話。
7、指尖手軟的人;
佛學上稱“指尖、手肥、富厚聽奇”。根據相書,手指尖而肥軟,代表有錢,厚重。最大特征是經常聽到奇聞奇事。
男性手軟屬好相,女性手多肉而軟者,容易墜入風塵。一生不能忘記初戀情人,不結婚;容易為情殉愛,不能自拔。女性手硬而粗者,是一個好老婆。
八字中看有無佛緣和玄學緣分
1、八字中印多而且旺相的人,不論喜忌,都和宗教及玄學的緣分大。
2、八字身弱,但透出偏印,且受偏印所生,這種人第六感極強。
3、八字里不管是天干地支,只要是土多,這種人和宗較有緣。
4、辰戌丑未時生之人,比較信仰崇拜,這種人喜歡玄學。且學得快。
5、日主的地支是日主的死或絕地,這種人靈感非常強,學玄學很快入門。
6、一般喜玄學或研究玄學的人,一般天干都會透一水或一火。
7、命帶戌亥,特別是在日時支,和宗教有很強的緣份。
8、命帶辰巳,特別是在日時支,和玄學有很強的緣份。
9、命里火弱的人比較容易信玄學,火強就不會。
10、甲戌,乙丑,戊寅,己卯這四個日子出生的很玄學緣份較大。
佛堂基本禮儀
合十
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對佛法信眾言,這是最熟悉不過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動作,不僅可以達到收攝內心的作用,也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節之一。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問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經過法師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態,稍稍欠身經過,表示自己的禮貌與尊重。此外,我們寫信時,用“某某人合十”作為信末署名,也是一種表達謙遜、恭謹心意的好方法。
操手
當我們聆聽長者大德說話時,也可以雙手合十表示公敬。如果談話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勢,這樣也能讓人攝心,不會散漫沒精神。
具體方法為:雙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于腹部前方。雙手高度要適中,約為肚臍上方一寸,否則太高予人緊張嚴肅之感,太低又顯得很沒精神。雙手不要貼緊腹部,否則看起來會很不自然。
頂禮
向佛、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致誠,就是俗話說的“五體投地”。
問訊
佛教徒平日在正式場合見到師父或長者大德,可以五體投地行跪拜禮,但如果師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飯、講話、演說時,則可以用問訊的方式代替,同樣能表達虔誠的心意。
首先纖誠地合起雙掌,目光注視中指指尖。然后向下彎腰約九十度,當要直起身子來時,合十的雙手也同時變換姿勢。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輕輕相接觸,食指尖也輕輕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略呈三角形狀。此時,雙手的姿勢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薩供花一般,充滿了恭敬祥和。雙手維持這個姿勢經過胸前,一直舉高到眉心(但不觸到額頭),這也表示把佛菩薩供到頂上,有著虔誠、恭敬而謙虛的態度。隨后再輕輕將手放下,到胸前回復合十姿勢,然后放下雙掌。
功課
在寺廟里,僧尼每天的必修課為朝墓課誦,又名早課、晚課。一般,寺廟在早上4時就打催起板(起床號令),僧尼盥洗完畢,齊集在大雄寶殿,恭敬禮佛,聽候大鐘大鼓結束聲,大眾齊誦早課:《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晚課在下午4時左右,僧尼齊誦《阿彌陀經》或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以及蒙山施食等。
過堂
僧尼吃飯都要過堂,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饑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云彩型鐵板(云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
吃飯中間,如果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服務員添,不可出聲叫喚,碗筷應擺在桌邊放齊。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擱在碗邊上,表示他要對大眾講話;筷子放平,即不準備講話。過去,大寺廟因僧眾較多,多用“過堂”形式吃飯,并實行分食制。一般小廟,人數不多,多采用四菜一湯共食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