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結合農歷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因農事需根據太陽運行情況進行,所以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時間至關重要。2017年白露是幾月幾號?現在就跟我要測字網老師一起了解一下吧。
2017年白露時間
公歷:2017年9月7日,18:38:34
陰歷:農歷丁酉年(七月十七),星期四
干支:丁酉年 戊申月 丁酉日
2017年白露黃歷
宜:結婚 出行 作灶 修墳 祭祀 冠笄 入學 求人 嫁娶
忌:開工 立券 納財 分居 齋醮 祈福 搬家 上梁 安葬 安床 入宅 放水 納畜 求醫 赴任 入殮 移柩 破土 啟鉆 訂婚 求嗣 置產 出貨 裝修 動土 豎柱 解除 開池 乘船 納采 修造 開張 開業 開市 移徙
白露日期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7.646,20世紀=8.44。
舉例說明:2088年白露日期=[88×0.2422+7.646]-[88/4]=28-22=6,9月6日是白露。
例外:1927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白露的由來
白露(white dews)是24節氣之一,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氣候特征
白露時節的氣候特點是“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夏季的熱風逐漸地為冬季風所替代,冷空氣逐漸南下,這時太陽的直射位置又向南移了,北半球的日照時間變短,從太陽那里得到的熱量自然就減少了,加上冷空氣帶走了地面積蓄的熱量,所以氣溫下降的速度逐漸地加快了。
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膊容易著涼。一般習俗認為白露節下雨,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有句農諺如此說“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此外,華南二十四節氣的氣候中,白露有著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日照驟減的明顯特點,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華南常年白露期間的平均氣溫比處暑時要低3℃左右,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時序開始進入秋季。
華南秋雨多出現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區最多,華南中部相對較少。“濫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農諺,雖然不能以白露這一天是否有雨水來作天氣預報,但是,一般白露節前后確實常有一段連陰雨天氣;而且,自此華南降雨多具有強度小、雨日多、常連綿的特點了。
白露的習俗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于吃一只雞那么補。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白露時節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