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是真的嗎
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
風水中的動土破土俗忌地兵時(即庚時)。《選擇通德類情》云:丙為天兵忌上梁,庚為地兵忌破土,戊為雷兵忌修船。按:上梁、破土皆民間大事,船亦裝載商賈貨物,取時全要生扶四柱。而天地雷兵時,則以時干為嫌,倘遇天干一氣,及成格、成局者,反因此而棄矣。太歲頭上動土況此三干未見為兇,即顧名思義,又與上梁、破土、修船全無干涉,應刪去。
太歲頭上動土陽宅風水破土揭秘動土:建房、墓葬時,用鋤頭或鐵鍬挖掘首座次的時間就叫做“動土”。風水學認為,動土是一定要擇日擇期的。破土:做或修墳墓時,按所擇日時,用鋤頭在吉方鋤下首座鋤土的時間稱“破土”。
陰宅風水破土程序
破土安墳,本來不是道人的事,但有時由于時間、地域等關系,此工作一般由正一道士兼任。其作用是保家宅安寧,不驚動土地神祗,死者不起水報犯,不回煞過于兇猛。
破土安墳,需要雄雞一只。
在做之前,于穴位的五方,即東、南、西、北、中各用鋤頭挖一小坑。
左手將雄雞頭夾入雞的兩翅之間,右手持刀,對穴位念(大聲)“今日良辰,破土安墳,天圓地方,律令九章,山神土地,請您遷讓,今日破土,萬事吉昌。乾坤萬年,地賜有緣,死者得所,生者安然,山明水秀,虎踞龍盤,崇山峻嶺,吉地安眠,魂靈起駕,即赴幽宅,魂幡前引,永別陽間。”
然后以右手刀將雞頸項割開。
從東方小坑起,將雞血滴入坑中。依四方,最后點***的順序,分別念“一鎮東方青龍甲乙木,二鎮南方朱雀丙丁火,三鎮西方白虎庚申金,四鎮北方玄武壬癸水,五鎮***五黃土煞戊己土。”
念畢,放火炮,在地穴內燒錢紙,等穴內稍有溫度則可。
以羅盤放入穴內,打好中線。
入棺時一定要正,以不至于欺左欺右,以防克幾房之人
風水動土煞化解
一是在不該動土的時間和空間動土,由此形成動土煞。風水學認為辨別動土煞的方位應該根據流年的不同而不同。因為如果屋宅太歲方一動,犯土神是非常不吉的,會影響到屋宅主人運勢的方方面面。
子(鼠年)辰(龍年)申(猴年)動土煞在南方。
寅(虎年)午(馬年)戍(狗年)動土煞在北方。
亥(豬年)卯(兔年)未(羊年)動土煞在西方。
巳(蛇年)酉(雞年)丑(牛年)動土煞在東方。
二是屋宅周邊存在動土現象,就有可能遭遇動土煞。那么當今我們屋宅周圍會有哪些行為是屬于動土煞呢?比如:開鑿的山,正進行建筑工程,一塊爛地,三者同屬動土煞。它能很大程度上擾亂地氣磁場,是形煞中最大的煞氣之一。
動土煞對屋宅所造成的感應、接觸、壓力、輻射等作用,如果這種感應是不適宜的,那么生物場就會受其影響而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病變。顯然,動土煞是一種相當能代表“煞”的災難的煞氣。
動土煞的風水化解方法是:請風水師在屋宅適當位置放置一對麒麟或放置龍龜。傳統上用以制動土煞的方法還有道家符箓制煞,佛家持咒化煞,或民間利用洗米水化煞等法,皆有一定的功效。
關于太歲頭上動土
太歲頭上動土的解析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用雞蛋碰石頭,比喻觸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有時也用來比喻敢于攻破科學禁區的精神和行為。
“在太歲頭上動土”是我國的一句老話,它表明一種文化忌諱。過去人們認為,不信這種忌諱,真的會招致災禍。唐代《酉陽雜俎》一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于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于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廣異記》中也說:晃良貞不怕鬼怪,每年者要在“太歲”頭上挖土,有一次挖出肉塊,用鞭子打了幾百下,扔到大路上了。當夜有人看見有些神人騎馬坐車來慰問那肉塊,并問:“太歲兄,你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報仇呢?”回答是:那人血氣方剛,我也沒辦法。
天明后“太歲”就不見了。在我國民間,“太歲”向來被人們看作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一種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響人們命運的力量。它無影無蹤,而又無處不在。其實,“太歲”實際上是古代人假設的一種天體,作為一種具體的生物,“太歲”是真實存在的。
代把天上黃道分為十二等分,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東向西,順時針方向而行,叫做十二辰,而歲星正好十二年行一周天(木星實際公轉周期是十一點八六二二年),因此就用歲星來紀年,而有十二星次的名稱。
十二星次是“星紀”(丑)“玄枵”(子)“諏訾”(亥)“降婁(戌)“大梁”(酉)“實沈”(申)“鶉首”(未)“鶉火”(午)“鶉尾”(巳)“壽星”(辰)“大火”(卯)“析木”(寅)。要紀哪一年,就將歲星寫在哪個星次上。
如“歲在星紀”、“歲在玄枵”等是,這叫“歲星紀年法”。由于歲星運行的方向是由西而東,逆時針方向而行,與實際生活由東而西的習慣不合,天文家為了方便,就假設出來一個與歲星反方向而行的“假歲星”,叫做太歲,與十二辰配合起來,用以紀年。
而在每一辰都有一個太歲名。這叫“太歲紀年法”,要紀哪一年,就將太歲寫在哪年的太歲名上。由于太歲配十二辰有東西南北的方位,“必察太歲所在”(《史記》天官書)的結果,衍生出一種信仰崇拜。
就是相信太歲所在為兇方,忌動土(包括掘土建筑或遷徒房屋等等)。俗諺所謂“太歲頭上動土”,究其真義,乃是太歲星當頭,不宜動土的意思。
這里的太歲與民間發現的“太歲菌”毫無關聯。這句話后引申為招惹強大的對手。
成語出處
成語出處:漢·王充《論衡·難歲篇》:“
移徒法日:‘徒抵太歲兇,伏太歲亦兇’。”
太歲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它既是星辰,也是我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
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
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就在哪個方位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所以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的由來。
而實際上的“太歲化身”確有其物,它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進化過程中的原生質生物。或者說,太歲是一種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生物,既有原生物特點,也有真菌特點。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肉芝”,并稱其為“本經上品”。
古籍《山海經》稱“太歲”為“視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盡,尋復更生”。
近些年來,我國各地不斷有發現該種生物。
太歲年怎么算
本命年即太歲年,當地百姓出于求得“歲歲平安”的思想,對“太歲”特別敬畏,特別重視進香禮拜,規矩很多。
太歲古稱“太歲星君”,由天上的木星虛擬演化而來,木星每12年繞太陽運行一周,故有十二生肖屬相,而每個生肖屬相都有金、木、水、火、土五位星神掌管不同的年份,故有六十甲子。每一年都有一位主管人們健康、財富、職業、感情等諸多運氣的天神。
太歲不是兇神,而是守護神。傳統民俗中,太歲神是年歲之神,統帥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它主管人一生的吉兇禍福和執事流年的運勢起落。依據傳統民俗:太歲是至尊之位,不能冒犯,犯必有禍。所以凡事太歲年犯太歲之人,一定要多加留意。
太歲不僅代表時間,也代表空間。每年除了時間上的生肖犯太歲之外,空間上還會有方位犯太歲。風水書上說“宅犯太歲,動輒招兇”。2016太歲年方位在西南方,歲破方在東北方,所以在2016年屋宅之西南方和東北方不可動土。
如果你的住宅、辦公樓等建筑物西南方和東北方,正在2016丙申猴年進行工程建設,必須予以化解。如果家里大門朝向這個位置,即構成太歲臨門格局,即太歲正好位于大門的位置,由于大門經常有人出入,一不小心,即可能冒犯太歲。
太歲年就是我們的本命年,十二年一次。在我們本命年的時候,家人會為我們安太歲,希望在新一年里,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太歲的意思
太歲星每年所運行的方位和地下相對應的太歲所在的位置都是非常神圣的,這種神圣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禁忌。譬如,人們迎著或是背著太歲運行的方位動土、興造、遷徙、嫁娶都是對太歲的不敬,是被列為禁忌的。到了后來,人們不僅把每年太歲所在的方位看做兇方,而且認為太歲所在的時辰是兇時,都是應該忌諱的。**巡守省方、出師略地、營造宮闕、開拓封疆等都不能犯太歲。反之,就會有兇相和厄運來襲。
民間傳說蓋房子、興土木的時候門不能正對著它在天上的太歲星,不然地下的太歲就會動怒。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說法。按照民間的說法,如果人們在蓋屋時發現太歲,一般都要把它拿回家,用酒泡上,目的是把它灌醉,讓它記不得發生了什么。然后再悄悄在半夜時分把它放出去,這樣一來,太歲就不會怪罪下來,挖它出來的人也就不會擔心有什么災禍發生。相反,如果不信這種忌諱,就真會招致災禍。
古代有些書里說,太歲是主宰一年的神,凡是喜事都要禁忌太歲的時辰與方向。就是孕婦或是婦女生產的時候都要對太歲有所忌諱,不能任意而行,不然是容易犯太歲的,那時,好事便將成為壞事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