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碑文風水知識
一、豎式墓碑的碑文結構:豎式墓碑的碑文,根據墓碑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項基本內容,即主體碑文、立碑時間和子孫名稱。中型墓碑和較大型墓碑,碑文除上述三項基本內容外,還可增加墳內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簡歷。
大型墓碑,碑文除有三項基本內容和生平簡歷外,還可增加碑序或墓志銘等。對可增加的部分內容,并非必須增加,一般是根據墓碑的大小和立碑者的要求決定。
二、寫碑文的“合生老”要求:寫碑文有一個特殊要求,就是行數和字數都必須“合生老”,列數不作要求,能合就盡量合。有些人家,就連每行、每列的字數都要求“合生老”,這是過分的講究,一般情況是做不到的。所謂“合生老”,就是按“1、2、3、4、5”去對應“生、老、病、死、苦”,最后的一行和最后的一個字,必須落在“生”字或“老”字上。具體對應如下: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
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由以上排列可知,凡是尾數帶1、2、6、7的數字都“合生老”,不帶1、2、6、7的數字就不“合生老”。就是說,碑文的行數和字數都必須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等數字之一才行。至于為什么要“合生老”,“合生老”是否科學,因不是本文內容,這里就省略了。
三、豎式墓碑碑文的寫法:先根據需要把各部分內容寫好,然后分別數每部分的行數、字數和總字數,如果有不“合生老”的,就必須進行增減調整。具體寫法及調整方法如下:
1、主體碑文寫法:主體碑文用大號字體寫在墓碑的正中間,內容一般是:
祖考某公某某墓(對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對祖母),顯考某公某某墓(對父親),顯妣某母某氏墓(對母親),岳考某公某某墓(對岳父),岳妣某母某氏墓(對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對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對妻子),老師某某之墓(對老師)好友某某某墓(對朋友),等等。對于女性,也可以直接寫姓名,例如寫成“顯妣某某某墓”(對母親),
“先室某某某墓”(對妻子),如果是單名的,在“墓”字前加一“之”字,例如“顯妣某某之墓”(對母親)。如果是男女合葬的雙墓,男老人和女老人的名稱(包括考、妣)應按男右女左并排,最上邊的“顯”或“祖”、“岳”字,最下邊的“墓”或“之墓”等兩人共用,寫在兩列的正中間。主體碑文的行數必須“合生老”,就是說必須是6字、7字,或11字、12字,如果寫成“之墓”多一字,可以減少墓前的“之”字,如果是嫌字少了想增加為11字、12字,可在“之墓”上邊增加“老人”、“老大人”(男性)“老太君”(女性)進行調整,還可在姓之后名之前增加“諱”字進行調整。
2、立碑時間的寫法:立碑時間的寫法有的只寫公歷,有的只寫農歷,有的是公歷加農歷,用小號字體寫在墓碑的右邊。例如:
公元△△△△年△月△日(11字);
農歷歲次△△年△月△△日(12字);
公元△△△△歲次△△年△月△△日立(17字);
如果是用公歷,時間在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兩個字,在日上有“二十一”到“二十九”是三個字,容易導致字數不“合生老”,這就需要增減調整。如果是公歷的,由于無法減少,就增加到16或17字。例如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時立”等進行調整。
如果是用農歷,如果字數多了,“十一月”可改為“冬月”,“十二月”可改為“臘月”,日期數字超過的,可改為“吉日”,如果字數少了,可將月份增加字數,例如三月可改為“暮春月”,四月可改為孟夏月,八月可改為仲秋月等,同時,也可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時立”等進行調整。
3、子孫名稱的寫法:子孫名稱,如果是父輩墳墓,一般包括所有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等,如果是祖輩及以上墳墓,有的還有曾孫、玄孫等,由于人數太多,墓碑位置不夠寫,寫得太小了也看不清楚,因此就需要根據人數的多少來確定具體寫的人員范圍,一般是從主持立碑的人員輩份寫起,最好不超過20個名字,否則就太擁擠。子孫名稱用小號字體寫在墓碑的左邊,具體寫法如下:
首座行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男”字,第三行寫兒子所屬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名稱,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如果第四行位置不夠的,可繼續排第五、第六行。
寫完兒子輩名稱后再在下一行寫孫子輩,先寫一“孫”字,再在下一行寫孫子的字輩,然后再寫名稱,仍然是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
如果已經有曾孫的,仍然需要寫上去。方法是先寫“曾孫”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寫曾孫的字輩,然后再在下一行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只寫名不寫姓。
對于女兒和孫女等女性子孫,如果男性子孫人數較多就可以不寫,如果需要寫的,可以寫在右邊立碑時間與主體碑文之間的空格處。方法是先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女”字,第三行寫女兒們的名稱,仍然是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孫女名稱寫在女兒名稱的下一行,先寫“孫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邊一行寫孫女名稱,仍然是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只寫名不寫姓。
子孫名稱一般只寫同姓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例如媳婦和女婿就不寫,外甥雖有血緣關系但已屬外姓也不用寫,但如果子孫人數較少,名字在5個以下的,由于字數太少不好看,也可以將媳婦、女婿、外甥等寫上去。
不論寫左邊或右邊的子孫,寫完后都需要在下一行寫一“祀”字。寫完上述內容后,就分別計算子孫內容的行數,必須“合生老”才行。即要么是6行(最少)或7行,要么是11行或12行,要么是16行或17行(最多),計算后如果行數不夠的,就在“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等,如果行數還不夠,就在主持立碑這一輩的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占一行)來進行調整。
4、附加內容的寫法:附加內容是指墳內老人的生卒時間、生平簡歷或墓碑銘。附加內容一般是寬大的墓碑才需要寫,寫在右邊立碑時間與主體碑文之間的空格處(即寫女性子孫的地方),如果寫附加內容后位置不夠寫女性子孫,可將女性子孫寫到男性子孫的左邊或下邊。
生卒時間的寫法:單墓寫成一列,雙墓寫成兩列,字數仍需“合生老”才行。例如:生于△△△△年△月△日卒于△△△△年△月△日(22字),如果不“合生老”的,需要作增減調整,可增加“公元”二字和出生、死亡地點,或者省略具體日期,只寫到年月即可。
生平簡歷的寫法:主要寫其生卒時間地點,主要的經歷及職業,擔任過的職務,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貢獻等。要求語言精練、用詞恰當、短小精悍,只寫主要事跡,不寫具體細節。要求既不用標點又能讓人正確斷句,文字要嚴謹,不能有歧義。格式為豎排,從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每列的字數必須“合生老”。
墓志銘的寫法:墓碑銘主要是對其生平事跡進行歌頌性的歸納和總結,一般只用于生前比較有影響的官員、作家、詩人、專家、學者、藝術家、慈善家、企業家、歌唱家、影視明星、英雄人物、勞動模范等。墓志銘一般是寫成詩歌或韻文的形式,必須朗朗上口、通順押韻、可讀可唱。格式仍然是豎排,從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不用標點,每列的字數必須“合生老”。
5、最后的修正和調整:待各部分內容的字數和行數“合生老”后,還要計算總字數??傋謹?,就是整塊墓碑上所有文字的總和,這個總字數仍然必須“合生老”。如果發現不“合生老”,就得在某些部分適當增加或減少字數進行調整,務必使總字數達到“合生老”的要求才行。
墓碑碑文體制
墓碑文的體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銘文。墓志的內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貫、行為事跡、年壽、逝世年月、子孫大略、葬時、葬地,最后是銘文。銘文是總括性的贊語,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內容大體相同,只是志求簡明而碑尚豐麗。
墓碑。舊式墓碑有兩種:
1、標名碑。墓碑的正面標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這種碑多是死者子孫所立。也有學生給老師、女婿給岳父岳母、夫給妻、妻給夫、朋友之間立墓碑的。現將墓碑文中對亡靈的稱謂簡介如下:
2、簡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這種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后是銘文,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大多數是死者后代請托別人撰寫的。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也有介紹死者介紹得更簡單的碑文和簡短的墓志銘。
墓碑朝向立法講究
1、這項操作十分專業,要根據流水來去的方位、地勢高低的方位、坑塘的方位等地理形態用羅盤準確定位。 而且要注意的是立碑要和點穴的方向一致,立向有24山向,360分為24份15度,也就是說15度一個山向,而這些都要配合好評,如何立碑的朝向和墳地的穴位山向不相符合的話就很容易對風水產生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后人的運勢、健康。
2、立碑的講究首先來說就是擇日,立碑也是講求吉日的,不能相沖,這為求準確最好是請懂得風水的師傅幫忙看看,結合家中人的生辰、屬相等因素加以運算。在風水擇日上,一年當中有個時間段不必擇日,其中一個時間段就是清明節前后在墳墓上添土、立碑、栽樹等一切陰宅事宜百事不忌,這也是人們把一切陰宅事宜都集中在清明節來處理的的原因。
3、立碑的講究還要注意石碑的大小。不宜過高過矮,一般低不過腹高不過頸,并非越高大越好。最好是能夠配合墳地而定,一般百姓的墓都不太高大,非比皇帝的陵寢,高大的碑立在穴前,對墳形成逼壓之勢,反而影響后人的前程,子孫也不旺。墓碑形狀,要長方形,要有規有矩,不要太窄太寬。墓碑如果又矮又寬,后人出矮胖之人。而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4、除了位置、大小,立碑的講究還有位置之說。立碑有前有后,意思是墓碑有立于棺頭者,也有立于棺腳者。立于棺頭,稱陰碑,利人丁延嗣,立于棺腳,利家財。但萬需注意,墓碑距墳的距離不要壓到棺木,壓到棺頭,所以在立碑的時候就要測量好尺寸,這是特別重要的,如差了絲毫,壓住棺木就會影響后人。導致頭疾如頭痛呆傻遲鈍精神病等,壓到棺腳,后人腳疾腿疾。 另外,墓碑的地基要堅實,防止日后軟陷造成墓碑傾斜,地基要問,否則有、離鄉、后人走路、破財之險。
5、立碑的講究有很多,其中碑文有很多注意事項,這一點一定要了解清楚哦,石碑上一般刻有墓主人的名諱、生于哪年,逝于哪年,而除了這些信息以外還有立碑人(一般是子孫)的名字、立碑日期等,碑刻要一定要是陰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其次是字數宜過黃道。黃道,源于張陵的道教,與12建除擇日一致,據計算,字數總數的個位數為1、2、4、6、7、9者為吉。
6、再者字體不宜是行書、草書,最好是莊重的魏碑體、隸書、楷書。不過這也看各地的風俗和刻碑人的習慣。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貿、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系。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而這些可隨自己心意而定。
7、墓碑立好以后要注意保護,有時間來參拜的時候要注意清理一下碑周邊的雜草樹木。碑不能歪,落鳥糞要擦凈,崩裂了要修補或更換。按照風水的觀點,墓碑關乎全家吉兇,相信風水命理的朋友最好還是注重一下。而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立碑的講究,這地域不同,風俗不一樣,也有恐有差別。
墓碑風水禁忌
1、不能使用自然的石塊沒有經過裁整的作為墓碑,會斷絕子孫的香火,不吉利。
2、墓碑的上方,不能有過多的雜草或者青苔叢生,會導致主子孫久年病。
3、墓碑的顏色暗淡,會影響到主子孫運程不利。
4、墓碑如果有倒陷,會導致主子孫家庭不和睦、雜亂。
5、墓碑上不能有鳥禽的糞泄,會導致子孫有頭痛的癥狀。
6、墓碑內部如果有凹陷、傷痕的,會導致主子孫易有背部病疾或者殘廢的人。
7、墓碑上不能有大斑點或者大瑕疵,不然主子孫容易有長久病痛。
8、墳墓前方如果有凹陷崩落,使墳地感覺搖搖欲墜的險象,會導致主子孫有血光、車禍、失足或墜樓的禍害。
9、墳墓的四周如果都是圍墻,而沒有留進出口的,會導致主子孫有官訟或者牢獄的禍害。
10、墳墓的上方如果有高壓電通過,會導致主金錢會慢慢耗損,有漏財的可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