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財神爺上香說什么話
如果非固執一定得點三支,就應該以虔誠的心愿,懇切默禱:
首座支香,供養十方三寶,
第二支香,供養父母師長,
第三支香,供養一切眾生。
上香也有一定的姿勢,一般善友普通都是把香拿在胸前,那是不合威儀的,正確的方法是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香,用拇指頂著香腳,使它保持平衡,再恭恭敬敬的舉起,放在兩眉的中間,香不能翹上,也不能垂下來,要讓它跟臉的角度成為九十度的比例。
插香的次序:應先插中間一支,而后再順序左、右各插一支我們所燒的香,是世間普通的香,不能稱為上香,唯有一種栴檀木香,最名貴,所以稱為上香。根據《法華經》中說:最上等的栴檀香,六銖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六銖等于一兩的四分之一)值三千大千世界的代價。經中又說:此香一焚,四十里外,無處不聞,非常珍貴,是上乘之香。不管多貴重,這都是世香,佛教徒不重物質,重視的是出世香!
花表禪定 供花莊嚴佛堂非常好。佛法以花表禪定,因為修行的功德都是從禪定中慢慢開放出來的。我們天天修禪定。有刺的花不能供佛,刺會刺人,玫瑰花有刺就不能供,刺表瞋恨心,修行人要安定團結,親切和氣。心里有刺,自己也很痛苦,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結果身體里也會生刺,身體里的刺就叫骨刺。
語言中也不能有刺,語言帶刺,將來受盲聾喑啞的果報,這些都有因果的。桃花象征男女,不能供佛。佛門要清凈,佛門里邊不準談男女的事情,一談男女,這個佛門就不清凈了。所以在咱們佛學苑里嚴格規定不準談戀愛,因為男女戀愛是很不清凈的,也是痛苦的根源,這就是佛門跟世俗生活的區別。
佛前供燈,燈表智慧。點蠟燭也可以,但如今蠟燭質量非常糟糕,成分很污濁,點了以后氣味很大,對身體有危害。供電燈也很好,因為電燈比蠟燭還要亮,而且沒有氣味。
佛言,布施是財富正因。財神會讓樂善,好施的人發財。財神是天上的菩薩,神靈,他們不會在乎世間之香,也不會在乎你的吉祥語,在乎的是我們凡人是否行善。行一善,行一施,財神菩薩知道了非常高興,比你上100只香還要高興,改善財運的效果還要好。
我們現在看到的千萬富豪,大企業家,無不是前世今生修了大善業,大布施所致。
所以,你看到很多人磕頭,燒香,不靈驗,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積善業。因為天佑有德之人,善有善報。
從這個角度來說,天心如人心,試想,如果你是神,你是讓樂善好施之人發財,還是讓無善無德但對你恭敬,給你燒香說吉祥語的人發財。
拜財神爺上香口訣和求財語
善良香: 常常誦經文, 感受佛之善。 不受三途苦, 常行十善道。
忍耐香: 忍辱波羅蜜, 堅忍求正覺。 時刻要警惕, 莫逆眾生心。
增功香: 修道勤精進, 一心專念佛, 凈業修三福, 積功才累德。
刀兵香: 娑婆本來苦, 貪嗔癡橫行。 三日刀兵起, 一心念觀音。
增福香: 齋戒得清凈, 六度菩薩行, 修持如佛教, ?;奂磁R門。
出行香: 見人人總好, 看事事皆圓。 恒順眾生者, 菩薩護行人。
抽丁香: 一念惡因起, 地獄已標名。 藥師佛前懺, 還令得清凈。
冰雹香: 眾生眾業感, 非時風雨雹。 天災時發難, 念佛得消除。
催路香: 有事急切催, 起程心不怖。 觀音有靈感, 念念平安路。
止行香: 有惡行快止, 有善行快行。 三途惡道果, 全由你心成。
出塵香: 身在塵中坐, 心恒住清涼。 塵勞本來苦, 念佛開心光。
天地香: 禮念天中天, 贊揚地藏愿。 是否發大心, 警惕魔搗亂。
長生香: 壽相是非相, 布施無住相。 學佛出三界, 是為長生相。
歸家香: 有人回家鄉, 離去時迷忘。 回家知家好, 飄泊夢一場。
消災香: 無始劫罪惡, 念佛得消除。 深信因果者, 修持轉罪業。
平安香: 諸佛常護念, 平安又吉祥。 眾善當奉行, 精進坐道場。
增財香: 十日進財兆,布施得福報。 佛門如法求, 求財財就到。
催丹香: 信愿常念佛。 感應佛菩薩。 圓成菩提果, 道人練成丹。
成材香: 學佛成材喜, 親朋沾法益。 勸人都念佛, 共往極樂去。
公正香: 待人公, 做事正。 分外莫做, 本分行事。
兇信香: 福禍唯人招, 前因有后果。 一聲阿彌陀, 滅罪十億劫。
明心香: 心性從不滅, 唯在凈與污。 因果輪回法, 心明不拔無。
疾病香: 有疾臨身上, 宿業內外感。 念佛超度之。 敦倫盡本分
施舍香: 不住相布施, 布施一切人。 舍一得萬報,上報四重恩。
催供香: 禮拜要真誠, 供養如禮供。 行普賢十愿, 是則為真供。
救苦香: 施人食與藥, 放生修福德。 燃燈并造幡, 當學藥師佛。
增壽香: 信行普賢行, 渴仰求菩提。 善得勝壽命, 果報無人及。
親友香: 親朋好友來, 喜笑又顏開。 不隨俗務轉, 盡分不掛懷。
超生香: 超脫生命事, 唯有學佛道。 此刻不精進, 惹得愚人笑。
敬師香: 師父教導我, 永脫生死門。 做人不忘本, 常念報師恩。
如何燒香
供佛用好香,《普賢行愿品》講到香供養,所謂:‘天種種香:涂香、燒香、末香’,我們就用這三類來加以說明:
(1)涂香:是香料調水,佛在世時,信徒為了對佛的敬仰崇拜,把香涂在佛的身上和腳上。
(2)燒香:就是我們供佛所燒的線香和盤香。
(3)末香:就是檀香末,是燃點檀香的引子,在印度是灑在佛的身上。這種種香,都是表示對佛的崇敬。依照佛教的三千威儀,我們燒香供佛,應該特別注意幾件事:先將香爐中殘余的香去除,而后點香,恭恭敬敬把香插好。
為表示對佛、菩薩的誠敬,應該親自燒香,不應讓別人替你燒香,否則沒有功德。用香布施他人,讓別人也有香供佛,這功德也很大。** 一般的佛寺,都是信徒自己帶香去供養,菲律濱各寺廟為了方便信徒,寺中都設有香給善友供佛,所以信眾都會自動放點香燭錢。
至于香爐,更要注意三件事:香爐一定要保持干凈。有些佛教徒,認為應該把每天的香‘腳’存著,香爐堆滿了香‘腳’,因此會發火,稱為‘發爐’。有人說,這是佛、菩薩示警,將有不幸的事件發生,其實,香‘腳’堆滿了,火星掉下去,當然會燒起來,怎可以疑神疑鬼,害怕會發生什么事情。我們每天插上去的香,晚上或明早,就要拿掉香‘腳’,不然日子久了,滿爐都是香腳,一不小心,‘發爐’引起火災,問題就大了。香灰多了,應該取出。沒燒完的香,不可以隨便亂丟。
香火著起來時,不可用口吹滅。按照《夜問經》的說法,用口吹滅香火,會墮優缽羅地獄。佛經又告訴我們:當我們點香時,不可自己先嗅,不然供香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會遭感不能辨別香臭的果報。燒香時更要將口緊閉起來,否則,也會感到沒有信用的果報。不管你說什么話,人家都不會相信你!燒香還沒有得到好處,反而有了罪過,這兩點,應緊緊記住,不可不慎!
有些善友,認為燒香時,燒得越多佛菩薩越歡喜,保佑就越大,于是每次都要燒一大把,這種觀念實在是錯誤的,燒香,最多三支,尤其是跟團體一起供佛,幾十個人一起,只要點一支就可以,代表‘一心誠敬’。
關于拜財神的知識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于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凈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涂、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首座、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范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信息于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的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意,佛并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的戒、定真香。
四、燒香求財可以得到嗎?
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布施”。這啟示我們:人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舍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
五、有人一定要燒香怎么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里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六、燒香禮佛應當許什么樣的愿?
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凈,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愿,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愿,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七、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它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布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九、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后應插在香爐中間,首座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上完香后,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污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首座。”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經云: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