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經透解》是清朝王道亨的風水名著,古人認為風水總括為龍、砂、穴、水、向五大原則。該書則是這些問題的具體論述。本篇是:第十一層穿山本卦合周易為天統。
或問內卦、本卦,外卦三盤卦例,亦理氣之一端也。
以六十甲子透地配坎為水卦,一百二十分金甲子配山雷頤卦。
以穿山七十二龍甲子配水地比卦。
配卦當以透地為內卦,穿山為本卦,分金為外卦。
此三卦一曰連山,夏得人統,《易》以艮為首,艮為山,連連不絕也。
二曰歸藏,殷得地統,《易》以坤為首,坤為地,言萬物歸藏乎中也。
三曰《周易》,周得天統,《易》以天為首,言天道變化運行不窮也。
此三卦至精至微,非時術明師不能究其蘊。
余得吾師心傳,頗知一二,愿與天下共識,故書于此。
蓋三《易》乃六十龍分配,取用得宜,所主天地氣運,謂之地脈。
氣行于地,形而于天,所以天之生氣皆付卦爻,通乎律呂,氣感而應。
專論選擇,取卦爻渾天補助來龍坐穴則為萬全,皆系天星地曜主之也。
而地理之學,有專用巒頭,有專用天星,分門別戶,各自為用。殊不知巒頭為體,天星為用,是體用相為表里者也。
天分星宿,布列山川,氣行于地,形而于天,言地乘天之氣而行也。
李淳風言:“天體東南西北徑三十五萬七千里,每一方八萬九千二百五十里,自地而上共八萬四千里。”
故曰:立向有毫厘之差,必至千里之謬:
經曰:“地有四勢,氣從八方。”
四勢者,寅、申、已、亥也,此為五行初生之地,做寅為東方之始,已為南方之始,申為西方之始,亥為北方之始。
四生之氣行為地而運于天,在天者論時,在地者論形。
即時以觀形,因形以驗氣,故氣有衰、旺,氣有盈、虛。
四勢之山生八方之龍。
四勢為五行化生之始,八方為五氣來止之蹤,故理氣穿山,必得巒頭乘其生氣入,則福自歸矣。
本篇我要測字風水學網給大家介紹了《羅經透解》第十一層穿山本卦合周易為天統!想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和知識的讀者,可以查閱下面的專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