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哲言在先,但身處當前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匆忙的生活步履造成我們對周圍人的認識判斷常常止乎于體貌特征,有時候你對于一個泛泛之交的記憶,常常只是他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兩道氣勢逼人的劍眉,或者一個看上去邋里邋遢的酒糟鼻,一對惹人發笑的招風耳。
然而,你有沒有停下來細細的想過,其實每個人的相貌都是暗藏玄機的,鼻子高優它高的福祉,眼窩深有它深的壽祿,福運就在人呈現出的肉體形態里秘密躲藏,人的相貌本身正是一本等待翻閱被解密的奧義精深的命運之書。
雖然人的生命軌跡是要自己去運行,并沒有同意的腳本,但生之為人,總不免會對命中旦夕禍福滿懷好奇。在我國古代產生的相術,就是一種根據人的五官、氣色、骨骼、手紋等推斷人的命理的學問,一經產生邊廣為流傳,一度成為品鑒德行與才華的重要標準。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黎民百姓,皆對相術津津樂道,認為是神乎其技,只需相師查驗一番人體相關部位,就可推斷出其所兆顯的吉兇、禍福。譬如一個人內心的所思所想,也正會如實的映現在他的相貌上,內心藏有惡念的人,五官也必然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而內心沒有憂慮的人,舉手投足也自然一派,這便是“相由心生”之理。
雖然對于相術,歷來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是封建信仰崇拜,有人認為它頗有勵志教義,但無論對其態度如何,渴望了解到自己未來的命運,渴望從自身的相貌中找到富貴的象征,渴望在苦難到來之前將其拒絕,渴望從相術的判斷中確定自己的修身方向,都不免是人之常情常態,所以相術才憑其高度的理論性、神秘性、勵志性流傳到今天,并且荏苒是那么的讓人著迷。
在當今之世,相術中所包含的智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古老的相術在現代人的社交活動中正煥發起勃勃生機,從人的相貌舉止、精神氣質去東西對方的心靈,常常能使人際交往變得更加融洽、順暢,在商業談判,戀愛婚姻等方面,相術也都有其有效的實用功能。
入門
《麻衣神相》可謂相術的承先啟后之作,集古代相術之大成,對后世影響極大,后世諸多相術書記多以次數為依托而出現。關于《麻衣神相》的作者和著作年代,一直為相學界所爭議。一般認為,概述的作者是北宋的一位相術奇人——麻衣道者。盡管這種說法并不真實可靠,多半只是他人托名所撰,但這并不影響《麻衣神相》在相學中的突出價值。
《麻衣神相》的成書較早,在《明史•藝文志》中有明文記載,可算得上是現存最早的對人體相貌進行系統論述的相術著作。然而,次數在匯編過程中所收集資料的全面和編排上精湛的技巧,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更是任何一個精通相術者首推的精品讀物。
這部劃時代的相術巨作,集當代相術之大成,將面相學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巧溶于一體,從理論系統上進行闡述和發揮。《麻衣神相》在千百年來的流傳中,難免有散佚和脫落,而在后人的添加注釋、一再雕琢下,如今所流傳的《麻衣神相》,版本也頗為完整。論述上為總分結構,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相面部五官之外,還包含了手、足及人體骨肉等各部位的相法,更是從表及里地探討了“氣色”在相學中的實踐意義。
在此書中,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一段摘句,來進行進一步了解,它在對面部五官的論述中,對眼睛的相法做了這樣的描述:“眼長而深光潤者大貴,黑如漆者聰明文章,含藏不露灼熱有光者富貴,細而深者長壽,性兼隱蔽,浮而露者天死,大而凸圓若怒者促壽,凸暴流視者淫盜……”管中窺豹,從這里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麻衣神相》的行文風格,通俗易懂,偶爾兼雜晦澀之詞,但也不乏見地。可以說,《麻衣神相》代表了古代相術的最高成就,對于演習橡樹的人來說,將此書置之案頭,時時誦讀領會,庶幾可獲相術精髓。
深淺之道
《麻衣神相》又名《麻衣相法》,是相術中的開山之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對人體相貌進行系統敘論的相術著作,為以后的相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出版以后,被歷代皇家所看重,自古就有“學會麻衣相,敢把人來量”的說法。《麻衣神相》奠定了相術學的理論體系,是命相學歷史上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它吸納了前代命相學書籍的精華,勘正了許多缺點和錯誤,摒棄了一些繁瑣無稽的說法。它對人的心理世界進行了正確的分析,對人的性格特點進行了恰如其分的判斷,從細節人手,全面而且有分寸地把握人的生命運程。縱觀全書,它的科學性顯而易見,它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使相術理論達到了一個空前絕后的高峰。《麻衣神相》的深淺之道在于,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對于相術師,無論是對于江湖派還是對于學士派,它都能流傳開來。
基本內容
一是概論。《麻衣神相》開篇便全面論述相術的基本概念,這是學習相術必備的常識理論,主要包括了“十三部位”“流年運氣”“十二宮”“五星六曜”“五岳四瀆”“九州八卦”“四學堂八學堂”以及時空方位等概念。
二是相學的綜合論。《麻衣神相》在介紹了相學基礎常識后,便入題開始討論人的精神、氣色、聲音、骨相、姿容等。相不可獨論,人身體每一個部位透露的每一個信息,都能成為相學探討的對象,如“論形”、“論神”“論形有余”“論神有余”“論性不足”“論神不足”“論聲”“論氣”等。
三是相學的意義論。在《麻衣神相》中,以專門的吉兇禍福意義和特別的意義項目分別來探討人的福禍生死、悲樂吉兇,如“五行形”“五行色”“六府散財三停”“財帛”“男女”“奴仆”等學說。
四是相學的精華論。即從人體的頭部開始,下至四肢,細致骨骼、面痣等,分別從五官、四肢,以及把橫、黑痣、紋路等多方面來討論人的面部信息與命運休咎之間的聯系,窮通吉兇。此部分要尤其注意對“五官”吉兇禍福的討論,這是《麻衣神相》的主要內容。
用于選拔人才
我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在光輝燦爛的歷史長河中,相術作為其中的一朵奇葩,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上古時間的古代帝王已經開始通過觀察人的面貌、氣色、語言、聲音、風度來選拔人才。
我國相術歷史久遠,內涵豐富而獨特。觀人相貌氣血神色,以判人之吉兇賢愚,每每必驗。據《大戴禮記》記載:“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澀,禹取人以言,湯取人以聲,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
相術與中醫
中醫和相學理論都源于陰陽五行學說,之不過后來走了兩個不同的方向。
論神有余
神之有余者,眼光清瑩,顧盼不斜,眉秀而長,精神聳動,容色澄徹,舉止** 。恢然遠視,若秋日之照霜天;巍然近矚,似和風之動春花。臨事剛毅,如猛獸之步深山;出泉迢遙,似丹鳳而翔云路。其坐也如界石不動,其臥也如棲鴉不搖,其行也洋洋然如平水之流,其立也昂昂然如孤峰之聳。言不妄發,性不妄躁,喜怒不動其心,榮辱不易其操,萬態紛錯于前,而心常一,則可謂神有余也。神有余者,皆為上貴之人,兇災難入其身,天祿永其終矣。
論神不足
神不足者,似醉不醉,常如醉酒;不愁似愁,常如憂戚。不睡似睡。繞睡便覺;不哭似哭,常如驚怖。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驚似驚,不癡似癡,不畏似畏,容止昏亂,色濁似染。顛癇神色凄傖,常如大失;恍惚張惶,常如kongbu 。言語瑟縮似羞隱藏,貌兒低摧如遭凌辱。色初鮮而后暗,語初快而后慢,此皆謂神不足也。神不足者,多招牢獄之厄,宮亦主失位矣。
論形有余
形之有余者,頭頂圓厚,腹背豐隆,額闊四方,唇紅齒白,耳圓成輪,鼻直如膽,眼分黑白,眉秀疏長,肩圓臍厚,胸前平廣,腹圓垂下,行坐端正,五岳朝起,三停相稱,肉膩骨細,手長足方,望之巍巍然而來,視之怡怡而去,此皆謂形有余也。形有余者,令人長壽無病,富貴之榮矣。
論形不足
形不足者,頭頂尖薄,肩膊狹斜,腰肋疏細,肘節短促,掌薄指疏,唇掀額癟、鼻仰耳反,腰低胸陷,一眉曲一眉直,一眼仰一眼低,一睛大一睛小,一顴高一顴低,一手有紋,一手無紋,睡中眼開,言作女音。齒黃而露,口臭而尖。禿頂無眾發,眼深不見睛。行步奇側,顏色萎怯。頭小而身大,上短而下長,此之謂形不足也。形不足者,多疾而短命,福薄而貧賤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