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追求養生,他們日日服用保健食品,增強身體各項免疫力。天天早睡早起,鍛煉身體。而養生也要找對方法,不然就會造成反效果,養生不成反催命。養生要注意時辰,不同的時辰應該做不同的事來確保養生效果。十二時辰的養生宜忌是怎樣的?現在就跟我要測字網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十二時辰養生宜忌事項
子時 23:0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由天黑轉為天亮這一時間段。 鼠 膽 膽經 頭暈目眩、口苦、善太息。 宜:睡覺。 忌:熬夜;吃夜宵。
丑時 01:00-03:00 雞鳴,又名荒雞。 指深夜過后,雞鳴之時。 牛 肝 肝經 胸悶、疲倦、黑眼圈、特別容易煩躁。 宜:熟睡。 忌:熬夜;生悶氣;久視。
寅時 03:00-05:00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 虎 肺 肺經 肺部脹滿、咳嗽氣喘、缺盆部(包括喉嚨)疼痛。 宜:熟睡或導引吐納,調理肺經。 忌:熬夜。
卯時 050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 指太陽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兔 大腸 大腸經 牙齒疼痛、頸部腫大。 宜:起床喝溫熱的白開水;排便;調理大腸經。 忌:飲酒。
辰時 07:00-09:00 食時,又名早食。 吃早飯的時間。 龍 胃 胃經 腹脹腸鳴、消化不良。 宜:及時吃早餐,調理胃經。 忌:早餐質量不好
巳時 09:00-11:00 隅中,又名日禺。 臨近中午的時候。 蛇 脾 脾經 舌根強直、食則嘔吐、胃脘疼痛、腹內發脹、時時噯氣。 宜:適量飲水,調理脾經。 忌:思虛過度,久坐不動。
午時 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此時太陽最猛烈。 馬 心 心經 喉嚨干燥、頭痛、口渴難忍。 宜:吃午餐;小憩;靜養陰血,調理心經。 忌:午餐過多;餐后馬上運動。
未時 13:00-15:00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 指太陽偏西。 羊 小腸 小腸經 喉嚨痛、頷部腫、肩痛如裂、臂痛如斷。 宜:調理小腸經。 忌:多吃食物。
申時 15:00-17:00 哺時,又名日哺、夕食。 指傍晚。 猴 膀胱 膀胱經 頭痛、眼睛痛、頸項痛。 宜:適量飲水;運動;抓緊時間工作;調理膀胱經。 忌:憋小便。
酉時 17:00-19:00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指太陽落山的時候。 雞 腎 腎經 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鳴。 宜:休息;調理腎經。 忌:過勞。
戌時 19:00-21:00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 此時太陽己經落山,天將黑。 狗 心包 心包經 胸痛、心律不齊、手部灼熱。 宜:吃晚餐;心情快樂;散步,調理心包經。 忌:晚餐過于肥膩;生氣。
亥時 21:00-23:00 人定,又名定昏。 此時夜色己深,人們己經停止活動,并己經安歇。人定也就是人靜。 豬 三焦 三焦經 耳聾、聽聲音模糊、咽喉腫痛、喉嚨閉塞。 宜:心平氣和;入睡;調理三焦經。 忌:熬夜;生氣;飲茶。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小秘密
1、子時前一定要睡覺。子時是晚上23:00至次日凌晨1:00,此時膽經值班,是膽汁運作和骨髓造血的時間。子時是身體休養及修復的開始,應該睡覺。此時不要熬夜,否則會致膽火上逆,引發失眠、頭痛、憂愁易思等多種神經癥狀。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后頭腦清晰,面色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面色清白。子時不要吃夜宵,不易消化。晚飯吃得多、吃夜宵都會影響睡眠。“膽有多清,脈有多清”。
2、丑時要愉快入眠。丑時是凌晨1:00至3:00,此時肝經值班,是肝臟修復的時間。肝經可調節全身血液并疏導全身,使氣血調和,解毒和排除毒素,為人體進行清洗工作。此時我們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過度壓抑導致氣血不暢。中醫認為:“人臥則血歸于肝。”丑時前未入睡的人,面色會顯得青灰,情志倦怠而易煩躁。
3、寅時要有較深的睡眠。寅時是凌晨3:00至5:00,此時肺經值班,是呼吸運作時間。其特點為“多氣少血”,“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后,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寅時人體體溫最低,血壓也最低,脈搏和呼吸都處于最弱狀態,腦部供血最少,此時值夜班的工作人員易出差錯,重病人員也更易出現死亡,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如果在寅時經常醒來,則為氣血不足的表現,應加以注意。老人要慢起床,少早練。老年人腎氣不足,如果寅時醒來,可以如《素問·刺** 篇第七十二》中記載:“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凈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餌舌下津令無數。”
4、卯時宜喝溫開水排便。卯時是上午5:00至7:00,此時大腸經值班,有利于滲出。卯時血氣流注于大腸,此時最適宜喝杯溫開水,然后去排便。早餐可吃香蕉、橘子、蘋果類的酸性、高纖維果蔬。卯時不要喝酒,否則肝臟無力及時解毒,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提高,必然對身體有害。
5、辰時該吃早餐了。辰時是上午7:00至9:00,此時胃經值班,一定別讓它閑著。您的胃已經等了整整一個晚上,每天一定要早起吃早餐,而且要多吃一些、吃好一些,并且也不會發胖。每天此時調理胃經最好,以啟動人體的發電系統。
6、巳時理脾經。巳時是上午9:00至11:00,此時脾經值班,是脾臟最活躍的時間。辦公室一族也宜起身活動一下,給自己倒杯水慢慢飲用,讓脾臟處于最活躍的程度;坐位時兩腿并攏,用力擠壓腿內側脾經,活動大足趾,如果已經有饑餓感,但還不能馬上進食,可以接壓公孫穴,以減少胃酸分泌。脾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的質量就好,所以口唇紅潤,否則唇白或暗、紫。
7、午時最宜小憩。午時是上午11:00至下午13:00,此時心經值班,是養心的時間。午時心氣推動血液運行,宜養神、養氣、養筋。此時要保持心情舒暢,午餐后適當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能超過1個小時,否則會引起失眠。起來后要適量運動,以利疏通周身氣血,增強心臟的功能活動。
8、未時消化吸收功能最旺盛。未時是下午13:00至15:00,此時小腸經值班。小腸可分清濁,將水液歸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至脾。故午餐應在下午1點前吃完,這樣小腸才可以在其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吸收營養物質。佛家也有“過午不食”之說。
9、申時多喝水利排尿。申時是下午15:00至17:00,此時膀胱經值班。膀胱儲藏水液和津液,并將多余水液排除體外,津液在體內循環。此時最宜多喝水,是一天最主要的喝水時間,及時排尿,此時烏龍茶或普洱茶最適合減肥人群。此時辰頭腦最清醒,記憶力最好,適合工作和學習。
10、酉時工作完畢多休息。酉時是下午17:00至19:00,此時腎經值班。腎藏***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本,腎在酉時進入儲藏精華的階段。申時發低燒是氣血大傷。由于此時是工作完畢需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陽痿患者可在此時按摩腎經穴位,效果最為明顯。下班路上多做十趾抓地動作鍛煉足三陰、足三陽,以ciji涌泉穴,這是一舉兩得的補腎方法。
11、戌時要保持心情愉快。戌時是下午19:00至晚上21:00,此時心包經值班,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素問·靈蘭秘典論第八》中說:“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即心包絡,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于完好狀態。此時要保持心情愉快,晚餐不宜過膩過多,餐后要休息;運動以散步方式最好,不要劇烈運動,否則容易失眠。如果此時在家里,可拍拍手張開雙臂調理一下心包經,并給家人一個擁抱。此時是心包經與腦神經活躍的時間,是看書的最為適當時間,同時也是全天體重最重的時候。
12、亥時睡眠休生養息。亥時是晚上21:00至23:00,此時三焦經值班。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是人體氣血運行的要道,也是六腑中最大的臟腑。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容易水腫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做一下八段錦的首座個動作“兩手托天理三焦”,有點像伸懶腰。
逐日按時定穴歌
子午流注是中醫圣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12個時辰與人體12條經脈的關系,可以理解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系起來看,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子午流注納支法十二經脈的氣血循行: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時分布,從半夜子時(23時)算起為予、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經脈為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由于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律,對養生和用藥都有很大的益處。
中醫醫理講“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體這個“天”本身的運動順序,就是東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發、生長、收斂、收藏。違背了這個順序,就要生病,順應這個順序,就會健康長壽。因此中醫時間醫學將十二地支作為日節律的指稱。日節律就是指人體一晝夜中陰陽消長、盛衰的情況,起于肺經寅時(3~5時),終于肝經丑時(1~3時),每經歷時2小時即一個時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