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泓治老師福地傳奇
唐朝時期,有一個聞名于世的地仙名叫泓治老師,他是一個受朝廷重視的風水師,但他喜歡云游名山大川,過著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并愛在大自然中尋龍布穴,一次泓治老師從東都洛陽云游回來,對當時的老宰相說:
“我這次在關門路左旁尋得一處真龍之穴,從來龍氣勢來講,九峰連續曲曲而至,猶如大將軍出陣,匹馬單刀直入金盆,明堂寬闊能容馬,小溪水之玄曲曲,經向上而消,最妙的是來龍巒頂,有一池清澈的養龍水。
穴位左右砂峰山巒起伏,一層高過一層,而且是旗幡招展左擁右抱。案山一字橫過,案后露出沖天文筆尖峰。此局乃左水倒右,水口位砂巒獅、象形緊鎖兩旁。在此地葬后定能出宰相”,老宰相聽后心感驚奇,問道:“誰人有福得而居之?”,泓治老師云“老相爺應向吾皇稱病,在家休息三日,你的屬下必定前來請安問候,我藏身于簾子后面靜觀,看那位有福之人出現,就將此地贈之”,老宰相聽后覺得此法甚妙,便依法而施之。
稱病三天之中,上自皇親國戚三公六府,大小官員無不前來問候,泓師于簾后靜觀之,可見之人,不是無福消受,就是無德居之,或者是沒有更大的鴻福,還說:“這些人就算是葬下此地,不但無福消受,反而會帶來禍患”,
心中正嘆息間,突然門外傳來仆人的通報聲,說:“京尹源乾曜在門外等候召見”,由于他的官職太小,老宰相正想拒之,只聽泓治老師說道:“正主來了,快快召見”,宰相聽后于是召見了源乾曜,原來源乾曜并不是前來看望宰相的,而是前來請假的,宰相心中正煩,只聽簾后泓師說道:“此人貴與爾平,不可怠慢,此地非他莫屬”。
宰相正要開口,忽聽源乾曜眉頭緊鎖地說道:“我家祖墳在洛陽關門,今年家中父親又去世了,請允許我告假回家辭別”。(據禮記上說“當時凡是家里死人下葬的日子、舉行法事的日子,后人、親戚、朋友都要到墳前辭別”)老宰相與泓師一聽,正合其意。于是老宰相就把泓師的話給源乾曜講了一遍,并要源乾曜與泓治老師一同回去,助他得到風水寶地葬親。
而源乾曜卻推辭說:“我為官清廉,家里貧窮,沒有錢財買如此好的風水寶地,并且以吾的身價,沒有資格請泓治老師為其葬親”,在源乾曜的再三拒絕下,宰相與泓師只能嘆而罷之,源乾曜就自己回家去了。
事過兩年,泓治老師再度云游洛陽路經關門時,他就尋訪源乾曜的老家,并問其祖墳位置,這真是無奇不有,巧到毫巔,原來源乾曜父墳于兩年前,正葬在泓治老師所要贈給他的穴位上,泓治老師眼睛一亮,頭腦中翁翁作響,于是打開羅盤立向消砂,
前觀后察,審視良久,心中嘆道:“真是上天之造化,福人自會居福地也”,而且堂局之中,該落之位現已落,該起之所現在也起了,該修之地也已培補,該去之位也已經除去。泓治老師回去后,將此事的真況告訴了老宰相,并說道:“真是天助源乾曜富貴啊!”。
后來源乾曜果從京尹一直提升到宰相,其速度之快,也不過是二十年內的功夫。
著名的風水考試故事
在唐代有一個很著名的風水師,他名叫舒綽,精通五行術數,在當時譽傾海內外,名振朝野。當時在朝** 楊恭仁吏部侍郎,想把父母之墳改葬到長安京師附近,便于祀拜與管理,便請了當時聞名海內的相地高師五、六人,舒綽自在邀請之列。
這些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風水老師,楊侍郎無以辯別誰為真正的高手,于是就付銀兩給每一位地師,讓其各自為其父母尋地,一月后回府聚會并匯報。于是各位老師便分頭行動,一月期滿大家回到府中,大家都獻上佳穴,各抒己見爭執不下,于是大家一同登山觀穴,五、六處各有利弊,老師們理法并施,談天說地無人服眾,楊侍郎也無法定奪熟是熟非,回到家中正在苦悶,忽聽師爺說道:“大人何不如此這般”,聽言后,心中暗喜,便叫來幾位親戚,
連夜趕往京師地師們所點之穴位,開穴一尺許深并取土一包,并把地理地貌統統記錄在小本之上,連同小本一起密封起來,運回家中,楊侍郎作好記號后,把記錄小本藏起來,并在后花園的地下也取出一包土混在其中,爾后叫來幾位風水老師,讓他們根據斗中之土,把所取土之處的地理形勢和地形地貌解說出來,并說明此地是否佳穴,能發富貴否與及房分情況等,以便與原記錄作比較。在幾小時的分析中,
其他幾位老師均不得要領,只有舒綽一人認為幾包取回之土中,有三處可以作穴,并定下發富貴的層次與房分情況利弊等,最精妙的是他所描述的地形與小本上所記錄的實際情況全部吻合,并對后花園所取之土,作過一首較滑稽的詩“黑中見青有霧云,氣貫二孔草叢生,此土葬下先人骨,一嗅到底傷后人,此土潤濕養花根”。其他幾位風水師見舒綽有如此神術,無不驚嘆,自愧不如,帶上楊侍郎的酬金,不聲不響地走了。
待別的風水師走后,舒綽對楊侍郎說道:“我選定的那塊墓穴,在開井五尺深以下會有谷物,若你能得到一斗谷物,便是富地了,能保楊侍郎一家世代富貴官至公侯,楊侍郎對于舒綽的風水技術已是十分折服,聽完此話后,當即與舒綽一道前往京師,來到舒綽所尋的穴地,令人往下繼續開穴,當挖至七尺深時,發現一個小孔,再輕輕挖開里面有近二尺方正大的穴洞,穴洞里面有七、八斗之多,外形很似谷類之物。楊侍郎目睹此景佩服得五體投地。于是楊侍郎遷葬了父母之骨于此穴之中,后來果應世代富貴,并出了楊家將忠烈之后。
此事傳開后,朝野上下都把舒綽視為神圣,相請之人絡繹不絕,一時間洛陽紙貴,尋龍布穴之風風靡一時。其實大家不要信仰崇拜,舒綽有如此技術并不是神話,風水術是一門異域類的地質學,凡經過長期研究與實踐的人,并對古風水經典著作進行研究的人,均能從穴場的地理位置,推斷出幾尺穴里面的土色與土質,并能推斷出里面的東西,如有圓石、蛇、魚、龜、骨等,如果是得真傳并經過深入實踐的高手,
是能夠從土質的結構,推斷出此地的實際山水情況,也就是象舒綽推斷一樣的精準,土色分為,黑、黃、紅、白、青、紫等,受水浸濕之土,必黑而濕泥,受風吹之土,必青黑而散亂,受砂腳沖克之土,必干枯而帶石子,受水止而潤澤之土,必紅中見黃,受堂氣之歸納之土,必聚五色,受山抱而氣藏之土,必紫中見青白等等分辯方法,
有左抱而右散之地,有左右均抱之所,有沖左不沖右,有沖右不沖左,有左右均受沖,有水近與水遠,有水大與水小等分別,那么土色就會受這些實地的形勢所影響,土色也會有細微的變化,土中之物也有所不同等等。地理之學流傳幾千年,我們應該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它,用現代的知識結構去分析它,那么,它就會為我們謀福了。
福地傳奇的風水故事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鄲)人源乾曜,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兩度擔任宰相。據說,其葬父之地是可出宰相的風水寶地,而這寶地似乎是上天特意留給他的。在當時,有一個被稱作地仙的風水師叫泓治,他云游名山大川時,喜歡在大自然中尋龍布穴。一次,泓治從東都洛陽云游回來,找到了他的宰相朋友說,在關門路左旁尋到的一處真龍之穴,這是一處定出宰相的風水寶地。
這老宰相心中關心的是,寶地誰人有福得而居之?泓治給老宰相出主意,讓其在家中裝病,待朝廷官員來探病時,泓治躲在帳后偷偷觀察這些人。結果,在老宰相裝病的三天中,來了眾多大大小小的官員,這些人不是無福消受,就是無德居之,或者是沒有更大的鴻福。
泓治向老宰相解釋:
“寶地是要有大福報的人才能得的,否則,就算下葬此地,不但無福消受,反而會帶來禍患。”老宰相正在嘆息時,仆人通報:“京尹源乾曜在門外等候召見。”此時,老宰相已無心再看,準備讓仆人支走源乾曜,而泓治卻說這是一位與你有著相同富貴命運的人,萬不可怠慢。
源乾曜并不是前來看望宰相,而是前來請假,原來其父故去,源乾曜準備告假回洛陽關門的故里葬父。老宰相一聽,就把泓治老師發現的風水寶地給源乾曜,并要源乾曜與泓治老師一起回去,助他得到風水寶地葬親。然而,為官清廉的源乾曜卻推辭了,說自己沒有錢財購買如此好的風水寶地,且自己也沒有資格請泓治老師為其葬親。
兩年后,泓治再次云游洛陽路過關門時,特意尋訪源乾曜的家人并問其祖墳位置。泓治到其祖墳看時才發現天意奇巧,源乾曜葬父之地正是兩年前泓治所要贈給他的風水寶地,泓治打開羅盤在墳上前觀后察、審視良久,心中嘆道:“真是上天之造化,福人自會居福地也。”而此時堂局之中,該落之位已落,該起之所也起了,該修之地已培補,該去之位也已經除去。泓治回京后,將此事的實況告訴了老宰相,并說道:“真是天助源乾曜富貴啊!”
不久,源乾曜果然位居宰相。玄宗行幸東都洛陽時,曾任命源乾曜為京兆尹管理長安。源乾曜任京兆尹三年,把長安管理得很好。一次,玄宗打獵時不慎放走了一只白鷹,命手下抓回。當源乾曜的手下發現白鷹時,它已經掛在荊棘叢里死了。這些手下害怕獲罪,但源乾曜認為皇帝不會怪罪,即使怪罪,他自己也會一力承擔,于是上表請罪。玄宗果然沒有處罰源乾曜和他的手下。
720年,源乾曜再次任黃門侍郎、宰相,一同拜相的還有張嘉貞,取代了宋璟和蘇颋。不久,他又任侍中。他上表指出有權勢的官員的兒子和兄弟都在京城任職,迫使沒有這層關系的初級官吏只能到邊遠地區任職,提議把這些官家的兒子、兄弟都遣離京城,并且要求把自己在京城任職的三個兒子中的兩個也遣出京城。
玄宗表揚了他,同意了他的建議,下令每個官員家不得同時有三人在京城任職。722年,玄宗采納建議,敕源乾曜食實封三百戶。731年,玄宗再次幸洛陽,此時的源乾曜已年老患病,無法隨行,留在長安。12月22日,源乾曜病逝,以禮安葬,贈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陽南門為他舉哀,輟朝兩天以表哀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